抢救院外心脏骤停(现场复苏更重要,JAMA研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近日,JAMA 杂志发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患者,停搏期间(在恢复自发循环之前开始转运)送医与持续的现场复苏相比,患者的死亡风险较高。
在包括27 705例患者在内的倾向匹配队列中,4.0%的患者接受了停搏转运,而8.5%的患者接受了现场复苏。
因此,现场复苏仍是抢救院外心脏骤停的首选方法,结果不支持在复苏期间将患者从院外心脏骤停运送到医院的做法。
2.9%的停搏转运患者和7.1%的现场复苏患者的神经系统预后良好。
研究纳入2011-15年间在北美的10个急诊中心的43 969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7岁,37%为女性,86%的心脏骤停发生在私人场所,49%有旁观者或急救医疗系统现场救治,22%有初始可电击心律,97%接受院外高级生命支持治疗,26%的患者接受了停搏内转运。
该研究中,接受停搏转运的患者生存率为3.8%,接受现场复苏的患者生存率为12.6%。
Brian Grunau et al. Association of Intra-arrest Transport vs ContinuedOn-Scene Resuscitation With Survival to Hospital Discharge Among Patients With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JAMA. September 15, 2020JAMA. 2016;316(17):1786-1797.
初始可电击心律和非电击心律的亚组,以及急救医疗系统现场救治和未现场救治的亚组,在停搏内转运和较低的生存率有显著的相关性。
0000
相关推荐
中国和芬兰研究都证实,让孩子懂营养,父母更健康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光从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来说,这话也一点儿没毛病!近日,来自芬兰的STRIP研究提示,针对儿童的营养建议可同时改善父母的饮食。这项研究最初将1107名婴儿的家庭随机分为饮食干预组和对照组,饮食干预组的孩子每年至少接受一次来自营养师的营养教育,7岁以前教给其父母,7岁后孩子也参与其中,主要目的是减少孩子饮食中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颈动脉粥样硬化,增消融后房颤复发风险!董建增等研究
北京安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董建增等研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会增加消融后心房颤动的复发率。颈动脉粥样硬化定义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1mm和(或)存在颈动脉斑块。研究纳入接受颈动脉超声和房颤消融术的385例患者。房颤复发定义为前三个月空白期后,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的30秒以上的房性心律失常。分析的患者平均年龄60岁,女性41.30%,持续性房颤47.27%。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1:30:43
0000【ACC心电图每周一练】48岁男性因倦怠、气促、心悸入院
48岁中年男性,既往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甲减病史,和左心功能不全因倦怠、气促、心悸就诊。入院时ECG检查结果如下图:以下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心房颤动B室性期前收缩C左前分支传导阻滞D右束支传导阻滞E侧壁心肌缺血FA,C,以及DGA,B,以及EACC网站显示美国医生的答案选择情况杨进刚阜外2023-08-05 11:05:12
000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学者称,近20%无心梗三支病变患者心功能不全,QRS波增宽有提示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宿燕岗、韩霏等研究提示,无心梗的冠状动脉严重三支血管病变的患者有18.8%存在心功能不全,静息心电图QRS波时限增宽提示这些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本研究中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心肌梗死的严重三支血管病变患者96例中,心功能不全患者占18.8%。研究者指出,通常并不存在持续所谓的慢性心肌供血不足的状态和心电图表现。本研究无论患者心功能如何,几乎未见明显ST-T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