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宋雷和袁晋青等研究被ESC指南引用(NT,proBNP有助选择血运重建策略)

研究发现,NT-proBNP水平与SYNTAX 评分Ⅱ联用时,可显著提高对冠脉三支病变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风险的预测能力。
(1)处于第1~3四分位(<958.3 pmol/L)的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或心脏搭桥治疗后的远期MACCE风险无显著差异;

根据这一研究,ESC新版《NSTE-ACS临床管理指南》指出,对于冠脉三支病变患者,应用NT-proBNP量化心脏负荷大小和心力衰竭程度,或有助于心脏团队制定合理的血运重建策略。
[1]2020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out persistent ST-segment elevation. Eur Heart J, 2020 Aug 29.
(2)处于最高四分位(≥958.3 pmol/L)的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后的远期MACCE风险则显著高于心脏搭桥(HR=1.43, 95% CI 1.09~1.87)。
此外,NT-proBNP水平(四分位数)还与接受不同治疗策略(冠脉介入、心脏搭桥和单纯药物治疗)患者的远期MACCE发生风险密切相关(交互作用P=0.00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3] Eleni Michou, et al. Quantifying heart failure using natriuretic peptides may help the HEART team in decision-making. Eur Heart J. 2019, 40(41): 3406-3408.
在今年ESC年会上公布的新版《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临床管理指南》中,阜外医院宋雷教授、袁晋青教授等的“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中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临床意义”原创文章被引用。
参考文献
[2]Ce Zhang, Jinqing Yuan, Lei Song, et al. Implications of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three-vessel disease. Eur Heart J, 2019, 40(41): 3397-3405.
上述结果提示NT-proBNP或可用于对冠脉三支病变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指导治疗策略的制定。
该研究于2019年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共纳入6597例冠脉三支病变患者,其中接受冠脉介入、心脏搭桥和单纯药物治疗的病例数分别为2795例、1988例和181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7.0年。
四分之一ACS患者一年内停用他汀!CPACS-2研究
他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长期二级预防的核心治疗药物。然而患者在出院后随意停用他汀屡见不鲜。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研究二期(CPACS-2)数据显示,ACS患者出院后一年内停用他汀的比例达25.5%,有多种影响他汀治疗依从性的原因。而接受ACS管理临床路径干预和医疗保险患者的他汀治疗依从性高。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2:56:34
0000心衰和房颤是一根藤上两个瓜! 最新专家共识称:左房心肌病或是干预机会
近期,10位专家在HeartFailRev杂志联合发布一项有关心衰患者的房颤管理专家共识。心衰和房颤往往并存,实为一根藤上的瓜。共识建议,诊断为两种情况之一的患者应定期筛查是否存在另一种情况。仅根据常见症状、超声心动图异常和利钠肽水平,不足以识别出房颤患者的中的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对于房颤患者的心衰筛查,通过评估舒张功能指数、左心房容积和应变结合利钠肽,更有利于心衰的诊断。杨进刚阜外2023-09-06 17:55:02
0000阜外医院应用新型技术拔除心脏电极,可明显降低并发症
随着心律植入装置的植入量日益增多,囊袋感染、电极导线破损以及植入静脉堵塞等并发症也不断增加。经静脉拔除电极导线成为必要的选择。导线拔除的成功率部分是由拔除工具决定。阜外学者尝试运用导线锁定钢丝(LLD)这种新型全程锁定钢丝系统拔除心律植入装置电极导线,初步结果显示该方法安全、有效,有利于导线完全拔除。杨进刚阜外2023-08-17 10:30:53
0000JAMA子刊文章称:“岁数大了,血压就会高”的观点或许不正确,不健康生活方式使然
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而血压升高,正常吗?JAMA心脏病学子刊上一项研究却认为,这不正常。这项研究中,研究对象来自委内瑞拉雨林深处的两个部落:叶瓦(Yekwana)和燕玛(Yanomami)。虽然相邻,但叶瓦族开始西化,而燕玛族依然古旧如原始社会。研究者通过对比这两个部落的人群发现:血压增加,或是生活方式西化的结果。斯坦福大学研究证实:“热的要死”是真的
持续高温的天气实在是让人酷暑难耐,“热的要死”常常被挂在嘴边,然而,这可真不是随口说说而已,近期,斯坦福大学学者在Nature发表研究称,高温酷暑确实会增加人的自杀率。研究数据显示,气温每升高1℃,自杀率上升1.4%。自杀率与温度是线性关系。而且,不管是在寒冷还是炎热的地方,气温升高均会导致自杀风险的升高。此外,研究者还发现,气温上升带来的自杀危害竟然要大于欧洲经济危机。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5:25:2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