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后,高强度间歇训练有效! Meta分析
作为冠心病的一项重要干预措施,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可以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然而,哪种运动对心肌梗死后患者最有利仍存在争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低-中等强度的持续训练已经显示出其在心脏康复中的优势。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是一种新兴的运动方式,需要反复进行全力以赴、快速和爆发式运动。
VO2峰值是评估运动能力的一个有效指标。近日,一项Meta分析显示,高强度间歇训练在改善心肌梗死后患者的VO2峰值方面比中等强度连续训练和/或常规体力活动更有效,而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纳入用于评估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影响的8项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包括387例患者。
与中等强度连续训练和/或常规体力活动相比,高强度间歇训练显著提高了峰值摄氧量(VO2峰值)。
中等强度连续训练和/或常规体力活动相比,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收缩压、舒张压、峰值心率、静息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生活质量无显著影响。
随访时间6~12周。两组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似。
研究者称,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心血管病患者存在潜在风险。然而,目前大多数临床证据表明高强度间歇训练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较低,并且认为高强度间歇训练作为心脏康复的方式似乎是安全的。
然而,研究者也表示,由于该分析纳入的研究中,高强度间歇训练和中等强度连续训练和/或常规体力活动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非常低。
此外,大多数研究并没有对患者的心脏康复风险进行分层。因此,心肌梗死后患者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安全性相关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来源:The effect of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on exercise capacity in 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ur J Prev Cardiol, 2021 Jul 19. Epub ahead of print.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上“幸福课”,真会让人幸福吗?耶鲁大学网红课程调查
2018年,桑托斯教授的“幸福课”在耶鲁大学走红,成为该校史上最受欢迎的课程。那年的第一学期,这门课程就吸引了1200余位本科生。另据最新统计,已有338万人在线学习。积极心理学和行为改变是“幸福课”的两大根基,前者指明了促使人们生活充实、积极向上的心理学要素,而后者教导学生如何把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每天,学生都要完成家庭作业,例如沉思10分钟,睡够8小时,记下5件心怀感激的事情等。美研究称,绝经后女性长期用短效钙拮抗剂,胰腺癌风险增倍
在近期召开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美国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服用短效钙拮抗剂与绝经后女性胰腺癌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分析显示,校正潜在混淆因素后,应用过短效钙拮抗剂的绝经后女性罹患胰腺癌的风险增加66%;与应用非钙拮抗剂类降压药物的人相比,应用短效拮抗剂至少3年的绝经后女性发生胰腺癌的风险增倍(107%)。心梗嚼服阿司匹林,反而有害?!多国学者观点
在目前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指南中,心梗发病后尽早嚼服(负荷剂量)阿司匹林是I类推荐,也被认为是标准治疗。然而,2月16日,美国、英国、日本、挪威学者联合发表的一篇文章却对这种做法提出了质疑。文章指出,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可缩小梗死心肌面积的很多药物和干预措施,在临床研究中却未发挥出明显的保护作用,心梗发病后给予负荷剂量的阿司匹林可能是“罪魁祸首”。杨进刚阜外2023-09-23 16:35:5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