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咳喘(呼吸困难,要考虑左肺动脉吊带,北京儿童医院研究)
非气管手术组患儿中,43例术后好转;4例术后呼吸衰竭难以纠正自动出院,2例为“环-吊带复合体”,1例合并气管下段软化,1例气管下段重度狭窄。
如果小儿喘息、呼吸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能之一就是患有左肺动脉吊带这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43例患儿完成术后1年随访,呼吸道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超声心动图随访可见,左肺动脉发育改善,吻合口未发生梗阻。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研究者还表示,行支气管镜检查患儿中,近半数(47.1%,16/34)为“环-吊带复合体”,环状气管软骨环依靠支气管镜下诊断,故左肺动脉吊带患儿应尽可能行支气管镜检查,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气管支架组患儿中2例术后好转;2例术后氧合难以维持,1例气管多处狭窄自动出院,1例为“环-吊带复合体”术后死亡。
研究者指出,临床对反复咳喘、呼吸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除了考虑感染、免疫、环境等常见病因,还应警惕左肺动脉吊带可能。
气管狭窄的处理的一大难点,目前普遍认为滑动气管成形术保留正常黏膜的血液供应,术后肉芽组织发生率低,能最大限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此外,左肺动脉吊带缺少典型的心血管系统症状、体征,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该研究患儿全部经超声心动图和(或)增强CT确诊,其中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率较高,简单易行无创,是筛查及术后随访首选方法,不过不能显示毗邻结构、评估气道情况,有所局限。
这项研究中患儿年龄2个月至11岁7个月不等,中位年龄5.5个月,体重3.5~35.0kg,男32例,女19例。其中有47例接受了非气管手术,4例接受了气管支架手术。
此外,“环-吊带复合体”、重度气管狭窄等患儿预后不良,可考虑行气管成形术。
来源:李培,李晓峰,王芳韵,等. 左肺动脉吊带矫治术的单中心疗效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781-785.
近日,北京儿童医院李晓峰、李培等通过对该院10年手术治疗的51例患者分析发现,左肺动脉吊带矫治术可缓解大多数气管压迫症状,气道梗阻明显可行气管支架手术,但气管多处严重狭窄效果不佳。
结果显示,术后45例患儿好转,1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

左肺动脉移植术的难点在于预防术后远期狭窄,研究者的经验是术中充分游离左肺动脉远端,避免张力过高,与主肺动脉进行端侧吻合时防止左肺动脉扭曲。
从有症状到确诊比国际晚17个月!中日医院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研究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潜在可治愈的,但是如未经治疗,3年生存率仅10%,预后极差。而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翟振国等进行的研究显示,77.7%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功能分级Ⅲ或Ⅳ级,多数确诊时疾病危险分层已属高危,从患者出现症状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31个月。国际注册登记资料数据显示,从患者出现症状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14.1个月。也就是说,晚了近17个月的时间。小儿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或需早期预防性腹膜透析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可能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30%~79%。北京儿童医院宋振江等研究发现,较之限制液体入量和利尿等常规治疗方法,腹膜透析治愈率高,且未发现透析相关远期并发症。福建学者研究称:用核磁评价疤痕可预测房颤消融复发
房颤消融后,环肺静脉疤痕与房颤复发有什么关系?冷冻球囊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哪种效果好?福建学者陈林等进行的研究带来了答案。钆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LGE-cMRI)检查心肌疤痕组织会呈现延迟钆剂显像。而环肺静脉口的疤痕能够中断左心房-肺静脉的电传导,这也是房颤消融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而该研究也发现,房颤消融术后的环肺静脉疤痕占比越低,术后复发率越高。心理创伤增加中老年女性心脏病风险
有研究显示,心理创伤增加女性患心脏病的风险,尤其是绝经后女性。研究人员分析指出,心理创伤会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这是心脏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他们发现,那些在一生中至少经历三次心理创伤的女性的内皮功能比那些经历心理创伤较少的女性更差。研究纳入了272名绝经或围绝经期女性的数据,均无吸烟。这些受试者的心理创伤事件包括性骚扰、孩子死亡、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或人身伤害。微创治疗二尖瓣反流(MitraClip)十大建议!阜外医院潘湘斌等牵头亚太共识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技术(代表产品:MitraClip),是一种经导管介入途径治疗二尖瓣反流(MR)的技术,西方循证医学证据已证实应用MitraClip治疗二尖瓣反流有效且安全。近期,亚太心脏病学会(APSC)发布经导管缘对缘技术治疗二尖瓣反流专家共识,提出10项建议,以指导心脏医师对准备使用MitraClip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估与管理。杨进刚阜外2023-09-22 20:48:1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