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咳喘(呼吸困难,要考虑左肺动脉吊带,北京儿童医院研究)
此外,“环-吊带复合体”、重度气管狭窄等患儿预后不良,可考虑行气管成形术。
这项研究中患儿年龄2个月至11岁7个月不等,中位年龄5.5个月,体重3.5~35.0kg,男32例,女19例。其中有47例接受了非气管手术,4例接受了气管支架手术。
43例患儿完成术后1年随访,呼吸道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超声心动图随访可见,左肺动脉发育改善,吻合口未发生梗阻。
气管支架组患儿中2例术后好转;2例术后氧合难以维持,1例气管多处狭窄自动出院,1例为“环-吊带复合体”术后死亡。
此外,左肺动脉吊带缺少典型的心血管系统症状、体征,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该研究患儿全部经超声心动图和(或)增强CT确诊,其中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率较高,简单易行无创,是筛查及术后随访首选方法,不过不能显示毗邻结构、评估气道情况,有所局限。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研究者还表示,行支气管镜检查患儿中,近半数(47.1%,16/34)为“环-吊带复合体”,环状气管软骨环依靠支气管镜下诊断,故左肺动脉吊带患儿应尽可能行支气管镜检查,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来源:李培,李晓峰,王芳韵,等. 左肺动脉吊带矫治术的单中心疗效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781-785.

如果小儿喘息、呼吸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能之一就是患有左肺动脉吊带这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研究者指出,临床对反复咳喘、呼吸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除了考虑感染、免疫、环境等常见病因,还应警惕左肺动脉吊带可能。
左肺动脉移植术的难点在于预防术后远期狭窄,研究者的经验是术中充分游离左肺动脉远端,避免张力过高,与主肺动脉进行端侧吻合时防止左肺动脉扭曲。
非气管手术组患儿中,43例术后好转;4例术后呼吸衰竭难以纠正自动出院,2例为“环-吊带复合体”,1例合并气管下段软化,1例气管下段重度狭窄。
结果显示,术后45例患儿好转,1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
气管狭窄的处理的一大难点,目前普遍认为滑动气管成形术保留正常黏膜的血液供应,术后肉芽组织发生率低,能最大限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近日,北京儿童医院李晓峰、李培等通过对该院10年手术治疗的51例患者分析发现,左肺动脉吊带矫治术可缓解大多数气管压迫症状,气道梗阻明显可行气管支架手术,但气管多处严重狭窄效果不佳。
有胸闷,要查BNP/NT-proBNP和肌钙蛋白!急性心衰急诊管理指南
近日,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发布。指南重点突出了急诊对于急性心衰早期“救命-治病-纠正病理生理”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也提出了病情趋于稳定后的“药物转换-出院-随访”等全程化管理建议。指南指出,急性心衰的最初诊断大多是以呼吸困难为突出临床表现开始的。院前阶段应完善心电图,检测BNP或NT-proBNP和肌钙蛋白,无创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和呼吸频率。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3:01:07
0005运动,可降脂!北汪芳等综述
常见的血脂异常主要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发现并干预血脂异常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流行病调查提示,在一般人群中血脂异常的患病率约在30%~40%。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1:45:02
0000诊断高血压,在家量血压最好!?JACC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09-12 09:27:03
0000养生先养心,倡导积极心理学!广东省医林曙光、谭宁述评文章
广东省人民医院林曙光、谭宁发表述评文章指出,心脏不是一个自动起搏跳动的“机械泵”,特定的性格、不良情绪、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以及负性生活事件等,与心血管疾病明确相关。【下载原文】大量研究证明,心脏和心理是联动的,主要涉及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与迷走神经抑制,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免疫状态异常。炎症可能是情绪、心理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桥梁。天津农村女性21年间糖尿病上升了256%
在1991-2011年这样一个时间跨度里,农村地区女性健康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近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宪嘉等一项研究发现,这21年来,农村女性高血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等患病率大幅增加,尤其是35~44岁的“中坚女性”。与1991年相比,2011年的农村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上升了31%,糖尿病上升256%,肥胖上升了148%。饮酒比例上升了1634%,仅吸烟却没有增加。杨进刚阜外2023-08-02 11:10:5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