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胆固醇应该在0(8,mmol,L以下)
人工喂养的哺乳动物,其LDL-C水平也显著高于野生哺乳动物。
多高的LDL-C水平即能维持机体生理功能?
作者又从LDL-C产生的生理学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某种意义上,LDL颗粒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终末代谢产物。即LDL-C的生理浓度不是由LDL的生理需求量决定的,而是由VlDL的生理需求量所决定的。
而降低LDL-C的药物,后浪直赶前浪,一系列他汀前时代、后时代的研究显示,LDL-C可以降得越来越低,尤其是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素k9(PCSK9)抑制剂的登场,更为闪亮,FOURIER研究首次将降LDL-C获益下限探索至30 mg/dl(0.8 mmol/L)。
结果显示,与LDL-C≥100 mg/dl(≥2.6 mmol/L)参照组相比,<20 mg/dl(0.5 mmol/L)组降低心血管事件最显著,而各组之间不良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
这项分析将受试人群按照治疗后LDL-C水平分成了五组:<20 mg/dl(0.5 mmol/L)组、20~49 mg/dl(0.5~1.2 mmol/L)组、50~69 mg/dl(1.3~1.7 mmol/L)组、70~99 mg/dl(1.8~2.5 mmol/L)组、≥100 mg/dl(≥2.6 mmol/L)组,其中≥100 mg/dl(≥2.6 mmol/L)组作为参照组。
来源: 史旭波, 孙赫, 胡大一. 有关调脂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下限的探讨. 中华内科杂志,2020,59 (8): 583-587.
作者据此推测,维持人类机体或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血液LDL-C的最低值可能为12.5~25 mg/dl(0.3~0.6 mmol/L)。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当前最为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手段,不过LDL-C可以降到多低,获益的下限又是多少?
他们就此间接推测,人类血LDL-C正常生理值可能在50~70 mg/dl(1.3~1.8 mmol/L)左右甚至更低。
早年一项应用放射性碘元素标记LDL的研究显示,当组织液中LDL-C浓度达到2.5 mg/dl(0.06 mmol/L)时,LDL受体即饱和,即使再增加LDL-C浓度,LDL的摄取不再增加。
这提示LDL-C维持机体或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浓度远远低于50~70 mg/dl(1.3~1.8 mmol/L)。
一个人出生后的LDL-C水平约40 mg/dl(1.0 mmol/L),到青少年时LDL-C水平开始明显升高,成年后可增加到刚出生时的2~4倍水平。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同仁医院史旭波等通过梳理40年来关键科学证据推测,降低LDL-C获益的下限可能在10~30 mg/dl(0.3~0.8 mmol/L)。
未来指南推荐会到10~30 mg/dl(0.3~0.8 mmol/L)吗?
作者回顾了FOURIER研究的亚组分析。
胆固醇为机体所必须,通常需要组织细胞通过LDL受体摄取LDL颗粒来获得。生理情况下,LDL颗粒依照浓度梯度的势能驱动,从血液中弥散到外周组织液中,而细胞则从组织液中来摄取LDL颗粒。
也就是说,组织液中LDC-C浓度达到2.5 mg/dl(0.06 mmol/L)时即可满足组织细胞摄取胆固醇的需求。组织液中LDL颗粒是从血液中弥散过来的,血液中LDL-C浓度一般是组织液的5~10倍。
而未接受现代生活方式的俾格米人其LDL-C为50~80 mg/dl(1.3~2.0 mmol/L),即使到了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也很极其少见。
作者又从细胞水平进行了回顾分析。
作者表示,从目前研究结果推测,LDL-C的正常生理范围在50~70 mg/dl(1.3~1.8 mmol/L),而LDL-C的生理需求值显现在10~30 mg/dl(0.3~0.8 mmol/L)左右。
作者指出,这提示现代饮食结构等的改变,显著提高了现代人类的LDL-C水平。这也提示,现代人群LDL-C水平在100~130 mg/dl(2.6~3.4 mmol/L)的平均值也非生理值。
随着证据不断积累,相关指南所推荐的ASCVD极高危患者LDL-C目标值亦趋于降低。2019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发布了新的血脂管理指南,明确提出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等极高危人群推荐LDL-C目标值为<55 mg/dl(1.4 mmol/L)。
最新SCI影响因子排前10名的心血管期刊
2017年6月13日,最新的SCI期刊影响因子正式发布。CA-CancerJClin依然拔得头筹,其影响因子今年再创新高,达187.04。在所有的心血管期刊中,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稳居冠军宝座,影响因子由去年的17.759增至19.896。杨进刚阜外2023-08-09 11:26:23
0000【精彩病例】席汉氏综合征导致的尖端扭转型室速
席汉氏综合征是女性因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低血压休克导致肥大增生的垂体缺血坏死,从而引起腺垂体功能减退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特征性表现为产后无乳、贫血,出现闭经、毛发脱落、性征退化、皮肤干燥、色素沉着、乏力和虚弱等症状。患者如果未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替代治疗,腺垂体功能急性丧失有致死的风险,幸存者需终生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2:47:08
0000湘雅二院学者研究显示,HDL-C水平与主动脉夹层院内死亡呈负相关
主动脉夹层是有名的凶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柴湘平、李文等进行的研究显示,这类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而且那些死里逃生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要比死亡者明显要高。研究者发现,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较高、HDL-C水平则显著较低。也就是说,主动脉夹层患者血脂代谢紊乱更明显。美专家呼吁,怀疑急性冠心病时,CK-MB没有任何价值,建议停止使用!
近期,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梅奥医疗中心学者在JAMA内科学子刊发文,建议临床医生在怀疑患者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时,应停止使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来诊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作者称,美国每年将检测3000万次心肌坏死标记物。2014年,AHA/ACC指南指出,CK-MB对于诊断心脏病发作没有额外价值。而废除检测CK-MB不但不影响医疗质量,还可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6:21:29
0000间歇性禁食有助于改善右心功能!JAHA研究
无论肺动脉高压的病因是什么,大多数患者最后都死于难治的右心衰竭。而近日一项发表在JAHA上的研究传来好消息:间歇性禁食有助于改善右心功能。这是一项动物实验,研究者将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野百合碱诱发的肺动脉高压组以及也经野百合碱诱发肺动脉高压但进行间歇性禁食组。图1实验实施流程杨进刚阜外2023-09-21 13:21:4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