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猝死(黑手,丹麦研究)
近日一项丹麦研究对该国10年死亡数据进行的分析对此做了一定程度的解释。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或是神经滋养血管和神经氧化应激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遗传易感性也是其中缘由,不过当前对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基因研究较少。
在14294例死者中,669例患有糖尿病,118例(18%)死于心原性猝死,112例(17%)死于非心原性猝死心血管病。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会导致控制心脏电生理离子通道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失调,促使心律不齐发生。
[1]Tan HL, van Dongen LH, Zimmerman DS.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young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 call to study additional causes beyond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Eur Heart J. 2020, 41(28): 2707-2709.
图1 除缺血性心脏病和突发心律失常死亡综合征之外,糖尿病引发心原性猝死的可能的途径
研究者指出,这项研究提示有必要对年轻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的心血管风险监测和评估。
在36~49岁人群中,罹患糖尿病者心原性猝死依旧远高于无糖尿病患者(119.8/10万人年 vs 19.7/10万人年)。
既往认为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陈年累积所致,但现有研究发现,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甚至在糖尿病前期就已经发生。
述评专家指出,今后针对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心原性猝死和糖尿病之间的基因联系的研究,以及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原性猝死的机制研究很有必要开展。
丹麦的这项研究对2000~2009年全国范围1~49岁14294例死亡病例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其中有1363例为心原性猝死。
图3 不同年龄段伴有1型、2型糖尿病及不伴有糖尿病人群的心原性猝死发生率
[2]Lynge TH, Svane J, Pedersen-Bjergaard U, et al. Sudden cardiac death among persons with diabetes aged 1-49 years: a 10-year nationwide study of 14294 deaths in Denmark. Eur Heart J, 2020, 41(28): 2699-2706.
同期述评指出,糖尿病诱发的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或是其中一个因素。
该研究显示,缺血性心脏病是引起心原性猝死最常见原因,尸检结果有47%可归因于此,无论有无糖尿病者,冠心病发病率相似,但较无糖尿病者相比,有糖尿病者心原性猝死发生率高出10倍。
来源:
得了糖尿病,心原性猝死风险会增加2~4倍,糖尿病本身就是独立于缺血性心脏病导致心原性猝死发生的危险因素?
图2 2000~2009年1~35岁糖尿病死亡者和2007~2009年36~49岁糖尿病死亡者死亡原因
此外,在1~35岁人群中,糖尿病患者心原性猝死发生率为21.9/10万人年,远高于无糖尿病患者(2.6/10万人年)。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心率也有白大衣效应!福建医大一院林金秀等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4:46:590000介入高手出手不凡!陈绍良等MOODY注册研究:每年急诊介入高于50例的医生,收治患者死亡率明显较低
近日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等进行的MOODY注册研究显示,如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操作者接受过专门培训或有一定经验,其治疗的患者死亡率较低。接受过培训定义为完成了为期一年的培训计划,并完成75例择期PCI和独立完成15例PCI;未受过培训定义为未完成一年的培训计划的医生。研究发现,未接受培训的介入医生收治的患者院内死亡率高达5.4%,而经培训医生仅1.4%。美研究称,减肥写饮食日记,效果更明显
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提示,对于减肥的人来说,每天至少记录两次自己的饮食情况,会对减肥起到监督作用,从而带来更明显的减肥效果。研究者指出,记录的饮食情况包括食物的摄入量、食物的分量大小、食物烹饪方式。在这项研究中,142名肥胖者接受了为期24周的线上行为体重控制干预项目。受试者每天将饮食情况记录到一个网页上。肥胖房颤患者抗凝,无需调整新型抗凝药物剂量!真实世界研究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是目前卒中高风险心房颤动患者首选的抗凝方法。肥胖在房颤患者中可能更为普遍。但是目前没有基于患者体重的剂量调整建议。近期,一项大规模真实世界的研究提示,对于肥胖患者而言,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具有与体重正常患者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体重不应成为房颤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的障碍。研究者纳入2010~2017年间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且随访≥12个月的7642例平均年龄69岁的房颤患者。哈佛大学研究称:喝甜饮料减寿,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近日,美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对近12万人进行的研究表明,含糖饮料增加早死风险,主要死于心血管病,小部分是癌症。研究显示,在考虑了主要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后,含糖饮料喝的越多,早死风险越高。与喝含糖饮料每个月不到一次的人相比,喝1~4份者会增加1%的早死风险;每周喝2~6份则会增加6%的风险;每日饮用1~2份者增加14%的风险;每日饮用超出2份者则增加21%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