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中风与心血管病有关(中风诊治需要心脏科医生,欧洲心脏杂志述评)
心脏科医生也应了解中风的病理生理和临床,并且需要在中风诊疗的所有阶段,包括从预防、诊断和治疗,以及长期治疗运用心脏专业知识,去帮助患者。
来源:[1]Wolfram Doehner. Stroke patients need cardiologist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27: 2514–2516.[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 卵圆孔未闭预防性封堵术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209-214.[3]Schnabel RB, Haeusler KG, Healey JS, et al. Searching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Poststroke: A White Paper of the AF-SCREEN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Circulation, 2019, 140(22): 1834-1850.[4]李延辉,VenkatakrishnaTholakanahalli,Selcuk Adabag,等. 新一代插入式心电监测器对原因不明性脑卒中患者中心房颤动的检出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171-175.
中风后房颤筛查白皮书还建议,缺血性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应该至少连续72小时内心电图监测。

近期,欧洲心脏杂志刊登述评称,心脏科医生要更好地了解中风。 中风不仅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也是导致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在中国,中风是居民死亡的第一大病因。 述评指出,约一半的缺血性中风可能是由心血管病直接引起,大多数其他中风患者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见下图) 实际上,中风通常可能是心血管病的首发事件。因此,中风患者需要心脏科医生的诊治。
隐匿性卒中国际工作组指出,原因不明的栓塞性卒中(ESUS)占全部缺血性脑卒中的2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在普通心电图、Holter 等常规检测手段未能检查房颤的原因不明脑卒中患者中,新一代插入式心电监测器对房颤的检出率为21.7%。
目前,较有说服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多数隐匿性脑卒中属于血栓栓塞事件。这些血栓有可能来源于心脏、反常栓塞以及主动脉弓、颈动脉或脑动脉等部位的非闭塞的动脉粥样斑块。 比如,卵圆孔未闭预防性封堵术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对于<55 岁、缺乏易患因素,突然出现的脑卒中应怀疑卵圆孔未闭为其病因,并建议封堵。 中风后房颤筛查白皮书则建议,对于原因不明的栓塞性脑卒中(ESUS)患者,也需要寻找有无心房颤动的证据。 基于以上认识,该工作组建议,应该把原因不明的栓塞性脑卒中定为具体治疗目标,并将其定义为无近端动脉狭窄或心原性来源的非腔隙性脑梗死,且有可能需要抗凝治疗。 但目前认为,对于原因不明的栓塞性脑卒中患者,口服抗凝药物是否有益,尚未得到证实。但高龄、明显心房增大的原因不明的栓塞性脑卒中患者口服抗凝药物比阿司匹林获益更大。 原因不明的栓塞性脑卒中患者,不是启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指征,但可考虑延长心电图监测。
心房扩大、过度的室上性搏动以及利钠肽升高提示心房心肌病,这些患者应强化或者延长心电图监测。
美国宣布要预防一百万次心血管病发作:靠阿司匹林、控制血压和胆固醇及戒烟四项措施
近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发布百万心脏2022倡议。“百万心脏2022倡议”旨到2022年防止100万例心脏病、中风和其他心血管事件。倡议推荐“ABCS”的心血管管理策略:合适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控制血压、控制胆固醇和戒烟。据倡议中所指,在2016年,美国多达三分之一的住院和与心血管事件有关的死亡发生在年龄小于65岁的中年人,然而多达80%的事件是可以预防的。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5:59:36
0004首选单片复方降压药,效果更优!JAMA子刊Meta分析
近年来,单片复方制剂已成为高血压初始治疗的重要方案。近期,根据JAMA子刊上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初始应用单片复方制剂比初始单药治疗或常规治疗方案(起始服用一或两种药物,然后逐渐增加药量)更能有效降低血压,且耐受性良好。研究纳入7项研究,共1918例患者。4项研究应用三合一单片复方制剂,3项研究应用四合一单片复方制剂。5项研究为短期随访(4~12周),2项研究的随访时间为6~12个月。杨进刚阜外2023-10-03 08:52:07
0000老人“碎片化”睡眠有危险
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问题也悄然而至,老年人多多少少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睡眠障碍,比如很难入睡,睡着了又很易醒,睡眠过程中会醒来多次。近期,《卒中》杂志发表研究称,老年人这种”碎片化“睡眠提示存在严重的脑动脉硬化和脑组织缺氧,甚至脑梗死。而这些因素会增加中风和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稳定冠心病评估模式转变!冠脉CT力压负荷试验!JACC最新综述
杨进刚阜外2023-09-11 08:11:01
0001中年防高血压,每周运动量要超5小时!美国研究
目前的美国和中国相关指南均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4月15日,美国预防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要想在中年时防住高血压,年轻人每周运动量要达到指南建议的2倍,即至少5小时中等强度运动。研究者认为,为了预防高血压,需要提高运动量,对高中生来说尤其要如此,因为从高中步入大学、工作以及成为父母后,休闲时间会被逐渐剥夺,运动机会就会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