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低血糖超5次(心血管事件风险增61,490万糖尿病研究)
研究者建议,最好不要用容易导致低血糖的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药物等,以降低心血管病的风险。
研究发现,低血糖发作次数超过5次的患者多见于≥65岁老人和使用胰岛素的患者。
近期,美国糖尿病协会2020科学年会上发布的一项研究基于490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数据显示,与较少(低于5次)发生低血糖发作的患者相比,每年发生5次以上低血糖发作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高出61%。
研究者也认为,磺脲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在磺脲类药物中,格列本脲的低血糖发生率要比格列吡嗪和格列美脲高得多,应用这类药物务必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Rajpal A et al. Association of Frequency of Hypoglycemic Episodes with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National Database Study.Diabetes 2020,69(Supplement 1)
频发(>5次)低血糖患者的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分别增加65%、38%和43%。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0000
相关推荐
阜外医院经验:换瓣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须警惕右心功能不全
虽然最新心脏瓣膜外科指南将左心瓣膜病变合并三尖瓣严重关闭不全的患者同期行三尖瓣外科治疗列为I级推荐,但对于左心瓣膜替换术后出现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再次手术指证,仍缺乏明确的建议。阜外医院佟明汇、许建屏等研究显示,这类患者在出现右心室功能不全之前积极地进行再次外科手术治疗三尖瓣病变,获益显著。老人白天老打瞌睡不是好事儿!美研究称:患糖尿病、癌症、高血压风险高
对于很多老年人,眯着眼睛躺在躺椅上一睡半天好似很惬意。但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白日嗜睡不是什么好事儿,会增加糖尿病、癌症以及高血压等疾病风险。这项研究共纳入10930名居民,34%年龄≥65岁。研究者每隔3年电话随访一次受试者,共两次。首次随访中,23%的65岁以上受试者符合嗜睡标准;二次随访中,有24%报告嗜睡。有41%称困顿想睡长期存在。怕房颤不敢多喝咖啡?JAHA研究表明,一日三杯咖啡,还能防房颤
一提咖啡,就让人想起咖啡因;一想起咖啡因,就又让人想起心律失常,手里的咖啡似乎让人拿起放下好矛盾。对于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和喝咖啡到底有多大关系?近日一项发表在JAHA对近2万男性进行的研究表明,一天1~3杯咖啡没问题,房颤发生风险还低。杨进刚阜外2023-08-28 08:21:37
0000BMJ刊发研究称,孕中晚期补充叶酸,不能预防先兆子痫
近期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表明,对于先兆子痫高危孕妇,在产前补充低剂量(最高每日1.1mg)叶酸的基础上,孕中晚期每天补充4mg以上叶酸并不能预防先兆子痫。先兆子痫定义为:孕20周后出现高血压,伴大量尿蛋白或HELLP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Lancet子刊研究称: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且痛风?非诺贝特可一箭双雕
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痛风,近日发表在LancetDiabetesEndocrinol上的一项对非诺贝特干预和降低糖尿病事件(FIELD)研究的事后分析表明,非诺贝特可将血尿酸浓度下降20%,5年内至少降低近半痛风发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