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吃太晚易发胖(随机交叉试验)
两组人分别在22:00吃晚餐和常规18:00吃晚餐,均给予等热量饮食。
22:00吃晚餐不影响睡眠,但增加血浆皮质醇。这些变化在习惯性早睡者中最为显著。
研究发现,22:00吃晚餐导致血糖升高、甘油三酯峰值延迟、游离脂肪酸和膳食脂肪酸氧化降低。
近期,有研究发现,晚饭变夜宵可引起夜间葡萄糖不耐受,降低脂肪酸氧化和动员,尤其是在早期睡眠者,长此以往会促进肥胖。
这是一项随机交叉试验,研究纳入20名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26岁,平均体重指数23.2,习惯于22:00-01:00就寝,睡眠时间也固定。
来源:Gu C, Brereton N, Schweitzer A, et al. Metabolic Effects of Late Dinner in Healthy Volunteers - A Randomized Crossover Clinical Tri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Jun 1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一般来讲,6~7点是晚饭时间。而对于忙于工作的人来讲,有时顾不上按时吃晚饭,晚饭变夜宵也就习以为常。
0000
相关推荐
Circulation研究称,成人先心病心血管疾病事件风险增加
根据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发表在《循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复杂程度较低的成人先心病患者比无先心病人群有更高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这独立于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研究纳入2006例复杂程度较低的先心病患者(先心病包括“孤立性主动脉瓣和“非复杂”缺陷)以及无先心病的成人497983名。随访长达22年。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研究称,用一次尿估算儿童钠摄入不可行
很多研究表明,国人吃得咸,钠盐摄入高,其中儿童也是普遍超标,平均超过推荐摄入量2倍多。吃钠盐多了对血压不好,不过如何准确评估出儿童群体钠摄入量?当前在成人人群研究中常用的时点尿估算24h尿钠排出量方法,即Kawasaki公式(K法)、INTERSALT公式(I法)和Tanaka公式(T法),对于儿童人群准不准确?2018年美国运动指南:运动是良药
2018年,美国体力活动指导方针咨询委员会发布2018年科学报告,指出,体力活动是改善公共卫生的“最佳选择”,而且运动是良药。这份报告详细总结了近十年来体力活动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益处。图1每日活动时间越多,久坐时间越少,死亡风险越低。红色表示死亡风险高2018年《科学报告》表明,除了预防疾病的益处外,定期的体育活动还提供各种益处,改善睡眠、感觉更好,并且更容易执行日常事物更高效。杨进刚阜外2023-08-24 19:08:09
0000疫情期间,心梗和卒中患者要及时就医!欧美心脏学会呼吁
目前,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全球很多国家到医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或中风的病人数量大幅下降。最近的报告显示,仅在爆发期间,美国和西班牙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入院率均下降了约40%。而对于一些急重症患者来讲,时间就是生命,耽误不得。相关专家表示,心脏病发作或中风患者延迟就诊,造成了新的公共卫生危机。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均呼吁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患者要及时就医。【病例报道】八旬老妇冠脉造影突然意识丧失,左肢肌力为0,原来是“它”在搞事情
今天的主角是造影剂。病例由中日友好医院CCU的韩镜提供。一位八旬老妇,因诉“间断胸闷、心悸、气短3个月”就诊。经一系列检查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Ⅱ级、高血压2级(高危)。患者在行冠脉造影过程中20分钟时,欲拔除动脉导管时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左侧肢体肌力为0,双眼向右侧凝视。脑血管疾病还是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