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道,八旬老妇冠脉造影突然意识丧失,左肢肌力为0,原来是,它,在搞事情)
作者指出,这一病例提示对于患者要评估高危因素,谨慎选择造影剂。迅速诊断,充分水化等或可有效防治造影剂脑病。
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多发高密度影,头颅动脉成像未见大血管阻塞,但头颅核磁共振(MRI)未见蛛网膜下腔出血信号。造影剂脑病逐渐“浮出水面”。
其中高龄、高血压等均为高危因素,而本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20余年。此外,造影剂种类和剂量的选择也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
患者在行冠脉造影过程中20分钟时,欲拔除动脉导管时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左侧肢体肌力为0,双眼向右侧凝视。
来源:韩镜. 冠状动脉造影后并发造影剂脑病一例.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1176.
作者介绍说,造影剂脑病是一种由于使用血管造影剂而导致的急性、自限性、预后良好的短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国内有研究显示,发病率为0.51%。
一周余,患者病情渐趋平稳,转入神经内科继续治疗。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解读增刊
今天的主角是造影剂。病例由中日友好医院CCU的韩镜提供。
之后经过积极治疗后第三天,患者清醒,巴宾斯基征阴性。头颅CT显示,右侧半球广泛病变,水肿改善。第四天,拔除气管插管,去除冰毯。
经一系列检查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Ⅱ级、高血压2级(高危)。
50分钟后双侧颈动脉造影结果显示,颈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未见狭窄及出血,患者意识恢复,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4 级。
之后患者转入CCU后,当天到次日,陆续出现癫痫发作,意识丧失,全身抽搐,甚至心脏骤停。
当晚八点头颅CT可见脑组织肿胀明显,右侧较左侧明显,右侧半球、左侧额叶、左侧枕叶明显,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较前明显吸收。
《中国循环杂志》的指南增刊就是专门为心内科医生提供学习上的便捷。
CT可出现异常的皮质增强及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及纹状体的对比增强。
一位八旬老妇,因诉“间断胸闷、心悸、气短3个月”就诊。
基于患者情况,先予以口咽通气道开放气道,面罩吸氧,约束带保护性约束四肢,留置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及尿管,予以镇静、水化、抗癫痫、降颅压等药物治疗,后因心脏骤停,立即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今年的指南专刊共对国内外一年来近5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梗、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脑血管疾病还是其他?
夜间飞机噪音是凶手,可引发心血管死亡!欧洲心脏杂志近2.5万人研究
既往研究发现,环境噪音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有研究显示,如果长期暴露在道路交通噪音中,噪音每增加10分贝,缺血性心脏风险增加8%。11月30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来自瑞士的大规模病例交叉研究提示,对于住在机场附近的人来说,夜间飞机噪音会导致急性心血管死亡,大约3%的心血管死亡因夜间飞机噪音所致。≥80岁老人减降压药不影响血压达标!JAMA随机对照研究
JAMA杂志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提示,对于应用2种以上降压药物的80岁以上的老老年患者,减少1种降压药物仍能有效控制血压。这项随机、无盲、非劣效性研究在英国69个初级保健中心进行。纳入534例年龄在80岁以上患者,收缩压低于150mmHg,均应用至少2种降压药物。初级保健医生认为他们适合减少药物治疗。七成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全球184国研究
之前,一项对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分析显示,近30年,我国≥15岁居民中,归因于饮食因素的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构成比为26%左右。4月17日,Nature子刊发表的一项覆盖全球184个国家的研究也发现,全球大约七成2型糖尿病是由于不良饮食所致,主要是全谷物摄入不足、精制谷物和加工肉摄入过多。中国约75%的2型糖尿病归因于不良饮食。2018年30个人口大国中不良饮食所致的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占比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8:02:140000中国30年来肺癌死亡增三倍,每年因吸烟致新发癌症43万
9月1日,《肿瘤》(Cancer)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每年有43万人由吸烟新发癌症,四分之一的男士发生的癌症由吸烟引发。另一项研究发现,中国年龄校正的肺癌死亡率从1973-1975年的十万分之7.3,增加至2004-2005年的十万分之27.6,涨了三倍。对于75-79岁年龄段的男士,则从十万分之53.6,涨到了十万分之453.6,涨了九倍。在住院的肺癌患者中,83%的人都是烟民。杨进刚阜外2023-07-27 11:40:580002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两研究颠覆常规:益生菌对小儿肠胃炎无效!
在临床上,益生菌被认为是有益的,常被推荐用来辅助治疗成人和小孩的腹泻性疾病。而且,对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腹泻,已有不少研究显示益生菌有效。在某些学会的推荐下,以及研究结果和大量广告的加持下,益生菌有益、安全的概念深入人心,其不仅广泛用于临床,也深深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2015年,美国人花在益生菌类食品或药物的费用高达370亿美元,预计至2023年会涨至64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