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果糖水平升高(糖尿病风险也增加,上海学者研究)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目前,临床上以空腹葡萄糖水平或糖化蛋白水平来诊断糖尿病。 近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小英等在Diabetes Car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血清果糖水平升高也可作为评估糖尿病发病风险的一个生化指标。 研究者发现,中老年人如果空腹血清果糖水平升高,2型糖尿病风险明显增加。 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指标、血压、肝功能、吸烟和饮酒状态、基线葡萄糖水平、含糖甜味饮料摄入量后,随访3.5年期间,空腹血清果糖水平每升高1个标准差,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35%。 进一步校正血清尿酸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稍微减弱(HR=1.33)。 在不同年龄、糖尿病前期状态、体重指数、糖尿病家族史的亚组人群中,研究者均得到了类似的分析结果。 不过,在女士中,血清果糖水平与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有所减弱。 该研究一共纳入949名年龄≥40岁、基线无糖尿病的社区居民,中位随访3.5年期间,18.9%的人发生2型糖尿病。 来源:Fasting Serum Fructose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Chinese Population. Diabetes Care, 2020: dc19249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0000
相关推荐
治疗缺铁性贫血首要的并非补铁!而是… 美国胃肠病学会指南
近日,美国胃肠病学会(AGA)发布了缺铁性贫血胃肠道评估指南,指南建议,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应首先考虑双向内窥镜检查。指南推荐用血清铁蛋白水平低于45ng/ml而不是15ng/ml来诊断缺铁。对于无症状的绝经后女性和男性缺铁性贫血患者,建议采用双向内窥镜检查。对绝经前女性患者,指南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即双向内窥镜检查而不是单纯的补铁。长夜当哭!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文章介绍我国23名殉职医务人员情况
近期,我国学者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文分析了我国因感染新冠病毒牺牲的23名医护人员的情况根据官方发布数据,截至2020年2月24日,我国77262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有3387名(4.4%)是医护人员。截至4月3日,有23名医务人员因新冠病毒感染以身殉职。其中有11人为退休后反聘医生。这23名医护人员的中位年龄为55岁。17人为男医生。18名来自武汉。意想不到!JACC研究称,ACEI/ARB可预防左室辅助装置相关胃肠道出血
对于严重心衰患者来说,心脏移植是最好的治疗方案,但由于供体有限,很多患者需要等待。在等待心脏移植的过程中,部分患者需要机械循环支持来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中左室辅助装置最常用。但是,安装连续流动左室辅助装置也有风险,胃肠道出血就是常见的不良事件,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5%~40%,其中高达50%的胃肠道出血与动静脉畸形有关。福州总医院学者称,联用尼可地尔和曲美他嗪或能减少对比剂肾病
目前,除围术期水化治疗外,暂无其他方案被国内、外指南推荐用来降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研究者发现,对于择期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围术期常规剂量尼可地尔(静脉用)联合曲美他嗪(口服)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对比剂肾病发生率。有甲减,易痴呆!中国台湾研究
一项基于中国台湾全民健康保险研究资料库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有甲减病史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痴呆症,尤其是接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老年人。多因素分析显示,在≥65岁的老年人中,有甲减病史者诊断为痴呆症的风险增加81%,因甲减接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者风险更高,较无甲减病史者增加2.17倍。而在50~<65岁的人中,甲减病史与痴呆症发生风险无明显关联。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0:31:01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