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该如何防猝死(美国运动医学专家共识)
所有健身场所必须有一个书面的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而且要定期修订,至少每年两次。
某些特殊类型的运动可增加心脏猝死风险,例如篮球、足球等团体体育运动。
可能的诱发机制包括斑块破裂、急性冠脉血栓形成、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包括:(1)是否有规律运动;(2)是否有心血管、代谢、肾脏疾病病史;(3)识别潜在隐性心血管病的体征和症状。
规律运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剧烈运动会导致心脏猝死、急性心肌梗死、中风等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
3、运动试验数据异常:运动耐量过低或过高(≤4 METs或≥10 METs);心脏变时性受损(心率<120次/min);心脏收缩力受损(随着运动负荷增加,出现劳力性低血压);心肌缺血[心绞痛和(或)ST段压低≥0.2mV];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在左室功能受损的患者中)
也必须提供关于如何处理紧急情况的特殊指示,告知所有应急设备所在的位置,包括体外除颤器、电话、出入口位置。
要保证员工能恰当、及时地进行基本的急救和应对其他紧急事件,同时要能应对可能预见的紧急情况,包括创伤、心脏猝死、中风、低血压、中暑等。
规律运动可降低心血管风险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近期,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发表共识声明指出,对于没有病史的成人,甚至对于已有心血管病的人,运动引发的心血管事件罕见。
吸烟;男性;肥胖;高脂血症
来源: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to Update Recommendations for Screening, Staffing, and Emergency Policies to Prev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 at Health Fitness Facilities. Current Sports Medicine Reports, 2020, 19(6): 223-231.
共识指出,对于健身俱乐部和健身房来说,运动前的筛查可提高安全性。但运动前的筛查并不复杂,不需要医疗专业人士在场,但需要有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并进行适当的监督。这种筛查策略在健身场所是可行的,
而剧烈运动引发的急性心血管发作,通常有警示症状或表现,此时要立即停止运动训练,立即就医。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该共识指出,目前不断积累的证据表明,即便是低水平的运动也对健康有益。
4、其他
该共识指出,与运动相关心脏事件有关的情况包括以下四大类:
还共识强调,一旦有人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非医学人士提供的即刻帮助,比如拨打急救电话、开始进行心肺复苏、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可降低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病和死亡风险。
2、参与运动训练的不当行为:忽视适当的暖身和缓和运动;运动时心率总是超限制(例如违反规定的运动强度);不经常运动
该共识指出,专家组提出的关于建立急救政策和计划的建议和指导适用于各种运动场所,包括专业健身房、社区娱乐场所、酒店健身房、体育场馆(例如学校运动场所)。
1、心血管病:心梗、左室功能受损、静息或不稳定性心绞痛、静息时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左前降支病变和(或)明显的多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闭塞≥75%)、低钾血症
解决肥胖问题,必须重新定义和设计现代生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述评
目前全球肥胖趋势明显:超过10亿成人超重,6.5亿成年人肥胖;此外,还有1.24亿儿童和青少年肥胖。肥胖的危害明显可见:导致了41%的子宫癌,40%的心血管疾病,还导致了大多数2型糖尿病。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述评文章,指出近五十年来,为解决肥胖问题,全球做出了诸多努力,但是收效甚微。55岁前发生心血管病,患癌风险增倍!美国研究
5月31日,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来自美国的全国性大规模研究发现,55岁前(早发)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成年人,患癌症的风险明显增加,大约是无早发心血管病人群的2倍。该研究数据来自于美国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通过电话调查18~55岁的成年人是否有心血管病病史。结果显示,2016~2019年,该系统中28522人(3.3%)有早发心血管病病史。在家测血压,防病更有效且更省钱!农村居民更获益
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指出,家庭自测血压更能反映真实血压,对于预测心血管事件价值更大。但关于家庭血压监测的经济学影响的证据有限。根据近期一项研究,从长远来看,家庭血压监测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心梗和脑卒中风险,进而节省医疗费用,尤其是农村地区。通过分析2019年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的数据,预测了2019~2039年心梗和脑卒中的累积病例以及与心血管病相关的医疗费。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建议用替格瑞洛,而非氯吡格雷!GLOBAL LEADERS研究事后分析
抗血小板治疗是冠脉介入术后的重要二级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但同时也增加出血包括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此,为了预防消化道出血,临床中常会在抗血小板治疗的同时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然而,近年来陆续有研究发现,这种做法实际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高润霖等推出中国ACS院内死亡风险评分,称优于GRACE评分
近期,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和北京大学武阳丰教授代表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CPACS)研究组刊登文章称,对于疑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我国住院患者,GRACE风险评分明显高估了院内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