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公鸡引发的血案!警惕腿上的“蓝蚯蚓”
一只鸡有多危险?事实总会超出想象。
近期,据《美国法医学与病理学杂志》报道,一位76岁的澳大利亚妇人就命丧鸡喙。
当时,老妇人正在院中捡鸡蛋,结果一只公鸡开始啄其左下肢,最终大出血而亡。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最后尸检发现,老妇人腿部有两处伤口,而其中一处为静脉曲张。就是因为静脉曲张,最终妇人出血不止,最后身亡。
静脉曲张,蓝蓝的像蚯蚓,很多人腿部都可见。多是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静脉瓣功能不全等因素所致。这种病在30~70岁女性中多见。
通常,静脉曲张相安无事,但少数情况下会导致并发症,其中就包括难以止血的出血。
2012年时,希腊学者就报道过一例66岁女性由于静脉曲张破裂而死于出血的病例。而且这份病例报告指出,如果患者合并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或会增加静脉曲张死亡风险。
而澳大利亚这位不幸的老妇人,就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患。
病例报告者之一,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病理学教授Roger Byard指出,公鸡的攻击较为罕见,这则案例表明,如果个体存在特定的血管脆性,即使是相对较小的家禽也会造成致命伤害。
在中国,下肢静脉疾病的患病率不低为8.89%,以此推算有1亿患者,每年新发病率为0.5%~3.0%。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疾病早期的治疗重视程度不够,诊断率和治疗率均较低。
就治疗而言,相关共识指出,应基于患者CEPA分级,给予生活方式改变、加压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不同手段。
这里的CEPA,是由美国静脉论坛(AVF)在1994年确定的诊断和分级体系,其中C代表临床诊断和分类,包括 C0~C6 共 7 级:
C0:有症状,无体征;
C1: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
C2:静脉曲张;
C3:水肿;
C4:皮肤改变,包含C4a[色素沉着和(或)湿疹]和 C4b(色素沉着、脂质硬皮病)两个亚型;
C5:皮肤改变 愈合性溃疡;
C6:皮肤改变 活动性溃疡。

注: CEAP:静脉分类系统
图1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治疗一览表
其中在生活方式改善中,患者平卧时应抬高患者,踝关节和小腿规律运动可增加下肢静脉回流,缓解静脉高压。
加压治疗包括弹力袜、弹力绷带及充气加压治疗等。
静脉活性药物适用于任何慢性下肢静脉疾病任何阶段。坚持至少3~6个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国外学者认为,疾病早期就应使用静脉活性药物,这对抑制静脉炎症、延缓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很重要。
手术仅是治疗手段之一,术后结合加压治疗和(或)静脉活性药物长期治疗,对促进术后恢复和巩固手术疗效有益。
来源:
[1] Fronczek J, Byard RW. Fatal rooster attack. Forensic Sci Med Pathol, 2019 Aug 20.
[2]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 2014年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4, 29(4): 246-25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九类人不建议坐飞机!心血管病患者出行指南
每逢节假日,很多人会走亲访友和旅游。但旅途劳顿,对于有心血管病,尤其是又心衰的人,如何安心出行?自然心脏病学评述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有以下心血管病的人,不建议坐飞机:(1)过去2周内发生的心梗;(2)不稳定心绞痛尚未控制;(3)过去2周内接受了冠脉介入治疗;冠脉介入治疗的简单病变患者,可考虑短期出行;(4)过去3周内接受过心脏外科手术或瓣膜介入治疗;杨进刚阜外2023-09-23 09:16:50
0000喝奶补钙不靠谱!美国研究称:乳制品不能降低骨折风险
女性到了更年期,因为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也减少导致骨骼钙质流失严重。都说喝牛奶能补钙,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然而近期发布的一项基于美国国家女性健康研究的新数据提示,更年期女性的骨质流失并没有因食用乳制品而减缓,骨折风险也没有降低。清洁的口腔,健康的大脑
痴呆,脑出血?这些都让人畏之如虎,而近期美日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这均与口腔中一种携带名为“CNM”基因的变形链球菌有密切关系。所以,拿起刷牙,保护自己吧。研究者推测,这种细菌可能会与血管相结合,随着增龄和血压的增高,这些被细菌相缠的大脑动脉发生破裂,进而发生微出血或大出血。“我们的研究提示,口腔卫生对维护大脑健康很重要。可以说,清洁口腔,护齿、护心又护脑。”研究者指出。四种食物美容效果:会吃比敷面膜更管用
衰老不仅是脸上的褶儿,更会深入细胞。近期美国安娜堡密歇根大学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健康饮食可比敷面膜厉害多了,可以从细胞上维持健康和青春。这里的健康饮食是指吃大量的水果、蔬菜、全谷物和植物蛋白这四种,然后限制钠盐、糖、红肉以及火腿培根等加工肉类。研究显示,这么健康地吃,用端粒长度来衡量细胞年轻度,则端粒长度更长,也就是说人更年轻。新疆医大一附院学者称,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加介入后出血风险
对于心脏介入医生而言,都希望每一位心梗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能够恢复到最佳健康状态,不过有时候治疗效果就会在幽门螺杆菌上打个折扣。近期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定、刘静等进行的研究就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者介入术后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会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而积极抗菌治疗有助于降低出血。杨进刚阜外2023-08-04 14:11:1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