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越多(妈妈越不易抑郁和失眠,我国超50万人分析)
对于居住在城市、教育程度较低、家庭收入较低、曾饮酒的女士来说,每多生育1个孩子,严重抑郁的风险分别降低24%、10%、11%、11%。
每多生育1个孩子,男士失眠的风险也会降低2%。但在多因素分析中,生育孩子的数量与男士失眠无明显关联。
近期,由清华、北大学者联合开展的一项纳入51万余名中国成年人的横断面研究发现,对于女士来说,生育的孩子越多,出现严重抑郁和失眠的风险越低。
女士和男士中,严重抑郁的患病率分别为0.78%和0.46%,失眠患病率分别为18.86%和13.69%。
来源:Number of Children and the Prevalence of Later-Life Major Depression and Insomnia in Women and Men: Findings From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0.5 Million Chinese Adults. BMC Psychiatry, 2020, 20(1): 267.
多因素分析显示,与生育1个孩子的女士相比,未生育孩子的女士出现严重抑郁的风险增加38%;生育2个和3个孩子的女士失眠风险分别降低6%和12%。
2%的成年人未生育孩子,35.8%生育1个孩子,32.44%生育2个孩子,29.74%生育2个以上孩子。这些人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0岁、45岁、51岁、60岁。
对于居住在城市、年龄<60岁、家庭收入较低、从不吸烟的女士来说,每多生育1个孩子,失眠风险分别降低6%、4%、5%、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该研究从我国10个地区一共纳入512 891名30~79岁的成年人,其中59%为女士。
总体上,对于男士来说,生育的孩子数量与严重抑郁无明显关联。但是,每多生育1个孩子,居住在城市的男士出现严重抑郁的风险降低19%。
分析显示,对于女士,每多生育1个孩子,严重抑郁和失眠的风险分别降低9%和4%。
预测主动脉夹层死亡风险有新指标!湘雅二院研究
急性主动脉夹层院内死亡率较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潘小高等研究提示,血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较高,提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高。二聚体与FDP均为纤溶产物,是凝血和纤溶过程的标志物。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D-二聚体与FDP水平升高可能与主动脉内膜破损撕裂、动脉平滑肌层中组织因子暴露,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促使凝血级联反应,继而激活纤溶过程有关。英学者为红肉等包含的饱和脂肪叫屈:饱和脂肪引发冠心病有所偏颇,健康饮食、运动、减压一个不能少
传统观念认为,红肉类中的饱和脂肪会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不健康的饮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饱和脂肪会增加心脏病发病风险逐渐成了“共识”。但近日发表于《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一篇社论,却认为这只是一孔之见,并明确指出,广泛流传的“饱和脂肪会阻塞血管”这种说法有所偏颇。植入起搏器前,无需禁食!?德国随机对照研究
6月21日,发表在EPEuropace杂志上一项德国随机对照、单盲临床研究表明,在植入起搏器、自动除颤器、心脏同步化治疗仪器、心脏节律监测设备等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前,与禁食(术前至少6小时禁食固态食物,至少2小时禁食液体)相比,不禁食(术前1小时以上可吃固态/液态食物)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更有利,而两种策略的安全性相当。阜外学者发现扩心病心衰死亡有三大预测因素
心电图就是心脏和医生交流的语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学者孙兴国、浦介麟等对近800例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心房颤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QRS时限,都是对这类生存率有影响的心电图指标。研究者发现,存活的患者与死亡患者相比,其QT时限、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出现比例明显较低,异常Q波出现频率比例及利尿剂、钙拮抗剂、抗心律失常药物服用比例也显著要低。杨进刚阜外2023-07-31 09:11:090000对于心原性猝死,建议尸检或分子检测!中国专家共识
近日,《心原性猝死尸检和分子诊断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心原性猝死的病因复杂,相关疾病种类繁多,在实际工作中,每例心原性猝死都必须进行直接死因及基础病因的解释。共识还指出,分子诊断是指为了鉴定心血管疾病遗传变异而进行的分子遗传学检测,主要利用心原性猝死患者、心脏骤停存活者或心原性猝死高危者的血液/组织中提取的DNA来确定其潜在遗传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