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分叉病变应主动(出击,保护边支,JACC介入子刊发表阜外医院窦克非,徐波等CIT,RESOLVE研究)
而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窦克非和徐波等在JACC子刊发表的CIT-RESOLVE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边支闭塞高风险分叉病变时,相对于传统治疗策略,主动边支保护策略可减少边支闭塞。
而RESOLVE评分是窦克非和徐波团队2015年率先提出的分支闭塞风险评价体系,包含6个独立的边支闭塞预测因素(斑块分布、支架置入前主支TIMI血流分级、介入前分叉部位中心狭窄程度、分叉角度、主支支架置入前分支病变狭窄程度,主支和边支直径比);并在2016年将其简化为依靠目测的V-RESOLVE评分(≥12分提示边支闭塞风险高)是目前较为有效可以识别出分支闭塞高风险的预测模型,可以帮助介入医师制定更合理的治疗策略。
(3)SCAI定义非常严格,本研究中ARC-2、WHO定义进行敏感性分析均显示两组有显著差异。
(2)术者均为大中心有经验者,即使分支血流下降或闭塞,挽救成功的概率也很高;
主动边支保护组TIMI血流分级降低为5.4%,而传统策略组为13.8%,P=0.009。
最终,该研究纳入16个中心335例患者,其中主动边支保护组168例患者。根据意向治疗分析(ITT)结果,主动边支保护组边支闭塞仅7.7%,而传统策略组为18.0%(风险差别9.1%,P=0.006)。
[1]Dou K, Zhang D, Pan H, et al. Active SB-P Versus 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the Protection of High-Risk Side Branches: The CIT-RESOLVE Trial. 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20,13:1112-1122.
来源:
作者表示,由于边支闭塞可导致临床意义上的心肌梗死甚至死亡,还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产生了较大影响。介入医师需要紧急恢复边支血管血流,支架置入也可能不理想,并导致更高的院内并发症和长期的不良事件。对于累及边支的高危分叉病变,主动边支保护技术,特别是小边支的拘禁球囊技术不仅可行,而且显著降低了边支闭塞的发生率。
对于边支参考管腔直径≥2.5 mm的病变,主动边支保护组选择性置入2枚支架,传统策略组采取主支植入支架,根据边支是否受累决定是否双支架;而边支参考管腔直径<2.5 mm的病变,主动边支保护组采取球囊拘禁保护技术,传统策略组采取导丝拘禁保护技术。按边支血管大小分层进行1:1随机。
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为边支闭塞,即主支血管植入支架后边支立刻出现TIMI血流受损或消失,通过核心实验室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评价;次要终点事件包括围术期心梗和一年随访期间出现MACE事件(由全因死亡,心梗,靶病变血运重建共同组成)。
此外,应用V-RESOLVE评分指导分叉病变是否降低围术期心梗及改善长期预后将在大规模CIT-RESOLVE 2随机试验中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还指出,目前有很多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分类和定义,但这些分类或定义都不能预测边支闭塞的风险。
而边支血流消失发生率同样是主动边支保护组较低,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1)围术期心梗非本研究主要研究终点,评价围术期心梗的样本量不足;
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参考管腔直径较小的边支(<2.5 mm)处理不同所致(球囊拘禁保护技术vs导丝拘禁保护技术:8.1% vs 18.5%,P=0.01)。
对此,作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对于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主支血管植入支架后边支急性闭塞是严重介入并发症之一,并可导致严重的临床不良事件。但目前国际上仍倾向于推荐传统治疗策略(导丝保护,单支架,必要时双支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2]Dou K, Zhang D, Xu B, et al. An Angiographic Tool for Risk Prediction of Side Branch Occlusion in Coronary Bifurcation Intervention: The RESOLVE Score System (Risk prEdiction of Side branch OccLusion in coronary bifurcation interVEntion). 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15,8: 39-46.
[3]Dou K, Zhang D, Xu B, et al. An Angiographic Tool Based on Visual Estimation for Risk prEdiction of Side Branch OccLusion in Coronary Bifurcation interVEntion: The V-RESOLVE Score System. EuroIntervention, 2016, 11: e1604-1611.
该研究针对不同定义下的围术期心梗也分别进行了分析。若使用心血管造影学会和介入学会(SCAI)定义,两组患者相似,分别为4.8 %和6.0(P=0.62)。
该研究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优效性设计,应用原创的V-RESOLVE评分系统评价有高闭塞风险的分叉病变患者,并随机分为主动边支保护组和传统策略组。
但以WHO标准定义围术期心梗时,主动边支保护组显著低于传统策略组(6.0% vs 13.2%,P=0.02)。以ARC-2定义围术期心梗时,主动边支保护组也较低(4.8% vs 9.6%,P=0.08)。
【春雨张锐心梗猝死】有关猝死的十个观点:压力大是心梗第三大原因;每10人初发冠心病就有1人猝死;半数猝死者1月内有警示症状
春雨医生官方于10月6日晚18时发布声明证实,其创始人张锐因突发心肌梗死于2016年10月5日晚在北京去世,享年44岁。又一名人因心脏病猝死。关于心脏性猝死,以下十点需要了解。知道这些,或许能够挽救很多人的生命。1、对于正常人,也就是之前没有患冠心病的人,若初次发生冠心病的话,每10人就会有1个人表现为猝死,4个人表现为心肌梗死,剩下5个人表现为心绞痛。四分之一稳定冠心病有沉默心梗!云南等学者研究
有一种心梗,发病时并不被患者本人或医生认知,即使是心电图也不能识别。云南昆明医科大附属二院赵新湘、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曾道兵等则应用钆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对这种隐性心梗进行了探究。这项研究共纳入50例无心梗病史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研究者应用钆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检查发现,隐性心梗发生率为24%;主要位于心肌的下壁和侧壁,且梗死面积较小。杨进刚阜外2023-09-06 17:46:150000中美研究称,8种常见慢病与20%以上癌症相关
中国台湾和美国联合开展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慢性病和生活方式因素一样,是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8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导致了超过20%的癌症。慢病导致癌症风险增加堪比五个不健康生活方式,即吸烟、缺乏体力活动、水果蔬菜摄入不足、饮酒和肥胖/超重的影响。不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抗凝,出血风险高!中国肺栓塞注册研究
抗凝治疗是非高危肺栓塞患者的核心治疗策略。低分子量肝素(LMWH)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受损患者应减少剂量。中国肺血栓栓塞注册研究显示,超过五分之一的非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在入院时出现肾功能不全。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低分子量肝素最常用,但大多未调整剂量,这大大增加了出血风险。戴口罩放大吸烟危害,或恶化心血管健康!希腊研究
吸烟成瘾是种病,疫情期间戴口罩也拦不住烟民喷烟吐雾。而近日一项来自希腊的研究表明,戴口罩期间不论是吸香烟还是时髦的电子烟,均会放大危害。研究发现,喜欢抽传统香烟者,吸入的一氧化碳增加最为明显。抽电子烟者,不戴口罩抽和戴口罩抽,吸入的一氧化碳均比基线水平的1.15ppm有所增加。而与不戴口罩时相比,吸烟者戴口罩8小时后,脉搏波速度、增强指数和收缩压均升高。杨进刚阜外2023-09-28 09:41: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