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腰骶部冷痛,兼论大剂白术通便运用
今天是我写日记的1546天。
女,59岁
主诉:腰骶部冷痛4天于2022年7月22日就诊。
现病史:4天前出现腰骶部冷痛,怕冷,无口干、口苦,大便干,2-3天一次,未诊治,现为求中医治疗,故来诊。
刻诊:腰骶部冷痛,怕冷,肩背部冷汗,饮食可,大便干,2-3天一次,舌淡润,苔白腻,脉沉弦细。
蒸附片15g先煮1小时,桂枝45g,白芍45g,炙甘草30g,大枣15g,白术 30g,狗脊 30g,盐杜仲 30g,炙淫羊藿30g,菟丝子 30g,沙苑子 30g,干姜 15g,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07.26上症,腰部冷痛好转,怕冷症状不明显,大便正常,汗出减轻,舌淡润,苔白腻,脉沉细。

蒸附片20g先煮1小时,桂枝45g,白芍45g,炙甘草30g,大枣15g,白术30g,狗脊30g,盐杜仲30g,炙淫羊藿30g,菟丝子30g,沙苑子 30g,干姜15g,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07.30上症,腰部冷痛好转,怕冷症状不明显,大便正常,汗出减轻,舌淡润,苔白腻,脉沉细。
守原方3剂。
08.06上症已。
按语:患者主要以腰骶部冷痛为主症,穿的衣服比较多,怕冷,肩背部冷汗,舌淡润,苔白腻,考虑的是少阴太阴合病。
选用了四逆汤,桂枝加附子汤,加白术。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便干辨证,便干,2-3天一次,首辨阴阳,患者从整体症状来看,便干不是阳明引起的,而是太阴,所以重用了白术,从后面的大便恢复正常,也说明辨证是正确的。
迟脉沉细,腰冷痛,考虑有肾阳虚弱,加入了有平补肾阳温督脉的,狗脊,盐杜仲,炙淫羊藿,菟丝子 沙苑子,我比较喜欢用的几个补肾药,不是特别的温燥。
另外附子的用量也是要注意,不用一下太大剂量,缓慢增加,该大则大,该小则小。
本案还有个特点重用了桂枝汤,还是考虑有表证不解,加了附子,从表阴证来论治。
复习文案:
应用生白术通便渊源
最早运用生白术通便的医家当属张仲景,如《伤寒论》第174条云:“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且白术用量为四两,为《伤寒论》含有白术的十首方剂中最大用量,根据张仲景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原则,这充分体现了白术具有通便作用。
那么,这里所用的白术是否为现代的生白术?
据有关医籍记载,白术炮制的使用,约从唐宋开始,故原方白术未注明用法,当属生用无疑。
此后医家鲜有运用或文献记载,1978年北京名老中医魏龙骧的《白术通便秘》一文在《新医药学杂志》刊登后,才引起众医重视,效仿运用。
其后又有临床运用经验陆续报道,如国医大师王绵之及曹志群等教授运用白术调肠通便皆得心应手,效如桴鼓。
作用机理探析
历代医家对生白术的认识:生白术,苦甘温,功以燥湿利水见长,怎么又具良好的通便功能呢?
历代医家有如下认识,可供现代医者参考。
《本草求真》谓之:“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且性最温,服之能以健脾消谷,为脾脏补气第一药也。”
《医学启源》载白术:“除湿益燥,和中益气”,“和胃、生津液”。
陈修园的《神农本草经续》谓:“白术之功在燥,而其所以妙处在于多脂。”
《本草正义》记载其“能振动脾阳,而又疏通经络,然又最富脂膏,虽苦温能燥,而亦滋津液,且以气胜者流行迅利,本能致津液通气也”。
《本草崇原》亦谓:“白术气味甘温,质多脂液,乃调和脾土之药也……白术作煎饵,则燥而能润,温而能和,此先圣教人之苦心,学者所当体会也。”
《本草通玄》则云:“补脾胃之药,更无出其右者,土旺则清气若升,而精微上逢;浊气苦降,而糟粕下输。”
《本经逢原》亦认为“白术甘温味厚,阳中之阴,可升可降,入脾、胃二经……补脾胃药以之为君,脾土旺则清气升而精微上,浊气降而糟粕输”。
由上不难看出生白术既健脾益气、升清降浊、滋生津液、不通便而便自通,又质润多脂,无伤阴之弊,故为通便之良药。
生白术通便的药证及用量
生白术具有通便作用,并非适合一切便秘之症,根据生白术的性味、功效特点,认为其只适应气虚便秘或脾虚湿阻、腑气不通之便秘。
关于生白术通便时剂量问题,现大多趋于重用,如魏龙骧老中医的经验是少则一二两,重则四五两。《百味草药妙方》及《常见中药效验新用》皆载生白术通便时的量为30~60g。
我常用30g-120g,小孩便秘效果也很好,我常用18g-45g。
总之,运用白术通便,一要生用,二要重用,三要辨证而用,四要对部分顽固性便秘“对症”试用。
一封读者来信,简述老年性便秘的治疗

林佳明,副主任医师,蜗居钦州小城。
我与利城老师出版了一本案例集,有很多的瑕疵,也算是给自己学习经方5年一个交代及总结。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3期初级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老年大学、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如急性脑血管病(脑中风)及后遗症、反复发作性眩晕、顽固性失眠、痴呆、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头痛、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
擅长运用纯中医药治疗中风、眩晕、不寐、郁病、头痛、消渴、咳嗽、发热、哮病、喘证、胃痛、胃胀、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及肿瘤术后、眩晕头痛以及颤震、咳嗽、喘证、胸痹、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病症。形成了经方六经辨证,注重兴阳、温阳、扶阳学术思想运用。
欢迎加我的微信一起交流学习。
湘雅二医院学者称,超六成神经介导性晕厥为青少年,多在上午发作
神经介导性晕厥是最常见的不明原因晕厥,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VVS)、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直立性低血压(OH)、直立性高血压(OHT)及境遇性晕厥(SS)等。近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廖冬磊等在我刊发表了该院411例神经介导性晕厥发作患者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晕厥发作有明显的昼夜规律,多在上午(6:00am~12:00am)发作。首个儿童抗凝药获批!美FDA批准达肝素钠注射剂用于儿童
近日,在成年患者中用于抗凝治疗达25年的达肝素钠注射剂,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首次用于1个月以上的儿童患者,以降低有症状的血栓栓塞风险。临床上,儿童的静脉血栓栓塞往往继发于癌症、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创伤、外科手术或静脉置管,其中大多数继发于癌症和先天性心脏病。在此之前,没有任何抗凝药物获批用来治疗儿童静脉血栓栓塞。达肝素钠这一新适应证的批准,主要基于一项小规模研究结果。血小板高,要警惕癌症!加拿大研究
1月11日,JAMA网络开放子刊上发表的一项加拿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提示,血小板计数很高的人,患某些癌症的风险明显增加,包括结肠癌、肺癌、卵巢癌、胃癌、食管癌、肾癌等。研究者认为,血小板计数升高可能是某些癌症存在的一个标志,血小板计数或可与其他筛查指标联合用于癌症的早期筛查。两成高血压患者或在用升压药物!美国研究
近期,JAMA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很多高血压患者可能无意中服用了升高血压的药物。研究显示,美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9~2018年这一时间段,升高血压的药物在人群使用率为14.9%,在高血压患者中达18.5%。这里的升高血压的药物均是由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相关指南确定的。【AHA2016】老年女士吃肉多增加心衰风险
AHA2016上报道一项研究表明,对于老年女士,高蛋白饮食或会增加心力衰竭风险,尤其是肉类蛋白吃得更多时。其实高蛋白饮食是否有害,这也不是第一项研究了,2014年一项发表在CellMetabolism的研究就显示,高蛋白饮食和癌症、糖尿病等的高风险以及全因死亡相关。同时这类研究均称,动物来源高蛋白饮食比植物来源蛋白对健康不利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