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二医院学者称(超六成神经介导性晕厥为青少年,多在上午发作)
神经介导性晕厥是最常见的不明原因晕厥,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VVS)、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直立性低血压(OH)、直立性高血压(OHT)及境遇性晕厥(SS)等。
另外,在一天按每6小时分的四个时间段(上午06:00 am~12:00 am,下午12:00 am~18:00 pm,晚上18:00 pm~24:00 pm,夜间00:00 am~06:00 am)内,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患者晕厥发作还存在着差异。
近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廖冬磊等在我刊发表了该院411例神经介导性晕厥发作患者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晕厥发作有明显的昼夜规律,多在上午(6:00 am~12:00 am)发作。
该研究纳入2013-12 至2015-04 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神经介导性晕厥患者患者411 例,63.7%为青少年(<18岁);其中男性165 例,女性246 例,年龄3~68岁,平均年龄21岁。
来源:廖冬磊,许毅,吴礼嘉, 等. 神经介导性晕厥发作的昼夜节律性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165-16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男性多在上午出现晕厥发作,而晚上晕厥的多为女性;年龄越小的患者,上午发生晕厥的次数越多,年龄越大者则在夜间晕厥发作次数多。
0000
相关推荐
中年油腻有新证据!高润霖院士等中国高血压调查44万余人新分析
人到中年,身材走样,往往被形容是“中年油腻”邋遢样。为什么是中年,而不是老年?中国高血压调查研究最新分析结果表明,45~54岁人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是18~24的年轻人的3.83倍。18~24岁的年轻人,10.9%超重,2.3%肥胖;而在45~54岁的中年人,36.9%人超重,6.9%肥胖。(见下图)图1不同年龄段人群超重和肥胖比例杨进刚阜外2023-09-05 10:46:23
0000阜外医院杨跃进等CAMI研究新数据:非ST段抬高心梗症状往往不典型,院前延误更常见
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研究团队发表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最新分析结果显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症状存在较大差别。补充鱼油,增房颤风险!?Circulation杂志Meta分析
此前已有研究发现,补充鱼油(ω-3脂肪酸)会增加房颤风险。10月6日,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进一步表明,在评估心血管预后的鱼油相关随机对照研究中,补充鱼油显著增加房颤发生风险,鱼油用量>1g/d时似乎风险更高。阜外贾玉和等研究称,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房颤射频消融安全可行
经导管射频消融已成为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法。常规射频消融使用的导管需要使用造影剂及X线进行定位和引导。阜外医院贾玉和、孙丽娜等发表研究称,对于伴造影剂不相容的心房颤动患者,心腔内三维超声可以替代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声辅助房颤射频消融。而且心腔内三维超声不延长手术时间,显著减少X线曝光时间及剂量,可避免穿刺房间隔的并发症,提高穿刺准确性。中国200余万高血压门诊患者合并症分析:华北地区合并高血脂症和冠心病者比例高
近期,一项由中美学者在全国29家医院200多万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的研究显示,18%合并糖尿病,9.2%合并高脂血症,14.1%合并冠心病。研究显示,与女性高血压患者相比,男性高血压伴糖尿病的风险增加6%,伴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加13%,伴冠心病的风险增17%。此外,值得注意的是,45~59岁的中年高血压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要高于<44岁和≥60岁者。杨进刚阜外2023-08-07 14:56:09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