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债老还(瑞典研究称,青年变胖超十斤,老来中风危险增40)
青年时期(上图)和中年时期(下图)体重变化对未来中风风险的影响 纳入该研究时,所有男士的平均体重指数(BMI)为24.6 kg/m2,60%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BMI为18.5~24.9 kg/m2),超重(MBI为25~29.9 kg/m2)和肥胖(BMI≥30 kg/m2)比例分别为35.7%和3.8%,另有0.6%的人体重不足(BMI<18.5 kg/m2)。 青年时期,大约50%的人体重至少增加5 kg,11%的人体重减轻;中年时期,只有约13%的人体重增长≥5 kg,近40%的人体重减轻。 随访期间,15.7%的男士出现中风,58.6%的人死亡。 来源;Change in Body Weight and Long-Term Risk of Stroke and Death in Healthy Men. Stroke, Originally published 9 Apr 2020
近期发表在Stroke杂志的挪威奥斯陆缺血研究提示,健康人青年时期如果长胖,老年后中风和死亡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但中年时期增肥影响不大。 该研究也发现,以前体重正常的人如果青年时期变瘦,未来中风和死亡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说明,青年时期的体重变化对于长期中风风险的影响大于中年时期的体重变化。如该研究结果经进一步验证,那么年轻人需要特别注意防止长胖。 他们指出,青年时期和中年时期体重变化对未来中风和死亡风险影响存在差异,可能与该研究中年时期体重增加幅度相对较小,其影响被中风和死亡的其他危险因素所掩盖了。 另外,该研究中定义的早期比中年时期要长,超重对纳入男士的影响时间因此也较长。 可能还有别的混淆因素影响。比如,青年时期体重增加的人更容易出现房颤,而中年时期体重增加者戒烟的可能性更大。 该研究从5家公司纳入2014名40~59岁的男士,以其25岁起至纳入该研究时的体重变化作为早期(青年时期)体重变化,以纳入该研究至第7年期间的体重变化作为中年时期体重变化。 所有人都有青年时期体重变化数据,平均接受30.1年随访;但仅1403人有中年时期体重变化数据,平均接受24.6年随访。 研究者发现,在青年时期,与体重不增加或仅轻度增加(0~4.9 kg)者相比,体重增加5~9.9 kg、≥10 kg者以及体重减轻者随访期间中风的风险分别增加46%、39%、46%,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8%、14%、29%。 但在中年时期,体重变化对未来中风和死亡风险无明显影响。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SGLT2i很火,但尚无减少心血管死亡证据!美国心衰大咖的六个SGLT2i经验
近期,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风头正劲,可预防心衰及延缓心衰进展,已成为心衰核心用药。近期,领衔开展EMPEROR等里程碑式研究的美国贝勒心脏和血管研究所著名心衰专家MiltonPacker教授总结出SGLT2i治疗心衰的六大经验教训。1、SGLT2i的主要益处是预防心衰事件,尚无减少心血管死亡的证据。吉大二院学者:心衰搭桥患者,术后血钾该补到5.0 mmol/L?
对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搭桥患者,即使手术顺顺利利,但术后血流动力学常会不稳定,电解质紊乱在术后管理至关重要,其中钾离子稳定又是重中之重。目前,术后普遍将钾离子维持在4.5mmol/L之上,4.5mmol/L这个节点最优吗?中国CDC研究称,严打这6种“过街老鼠”,可预防百万人过早死亡
没到70岁就死亡,即过早死亡,在中国人群还是个问题,而控制慢性病和其相关危险因素是关键一环。两年前,联合国发布的“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要求各国到2030年把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1/3。中国能否按既定目标达标?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2:02:08
0000类风湿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再次血运重建风险高
近期发表于《Heart》上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PCI术后的靶病变血运重建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的风险分别增加48%和55%。本研究中,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无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PCI后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分别为33%与25%,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分别为39%与31%。研究者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靶血管血运重建风险明显高于男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