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发表阜外医院吴永健等CHINA(DVD研究,NT,proBNP可预测中重度瓣膜病者死亡风险)
近日,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等代表CHINA-DVD研究组发表在JACC上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可预测中重度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预后。 研究者认为,NT-proBNP可能有助于对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相关述评指出,该研究表明,在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基础上,仅检测血NT-proBNP这一个指标就能显著提高对中重度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预后预测能力。 述评作者认为,“应考虑将血清NT-proBNP水平作为评估和监测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基石,以给予及时干预。”在患者获得影像学复查机会较少的发展中国家,简单检测利钠肽水平可能在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随访和治疗决策制定中很有用。 该研究显示,基线NT-proBNP比值较高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1年后死亡的风险约增加了1倍。 基线NT-proBNP比值是指所测NT-proBNP水平与校正年龄和性别后的NT-proBNP水平正常最高值的比值。 在该研究中,患者的基线NT-proBNP比值中位数为13.1(NT-proBNP绝对值为1 944pg/ml)。93.2%的患者基线NT-proBNP比值均升高(>1),多瓣膜心脏病患者中最高,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最低。 除了二尖瓣狭窄患者,在其他各种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基线NT-proBNP比值较高者的1年死亡风险均增加。 其中,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尤其显著,基线NT-proBNP比值较高者1年后死亡风险增加了9.5倍。
各种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基线NT-proBNP比值与1年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 基线NT-proBNP比值或绝对水平较高与瓣膜疾病严重程度或NYHA心功能分级显著相关。 在累及左心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基线NT-proBNP比值与左心室大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中最明显,其次是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在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也比较明显。 在所有类型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基线NT-proBNP比值均有紧密关联。 将基线NT-proBNP比值添加到包含左心室射血分数等传统危险因素的预后预测模型中后,该模型的预测能力明显改善,在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中预测能力提高最为明显。 亚组分析显示,在接受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50%)的患者以及原发性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基线NT-proBNP比值也与1年死亡风险独立相关。 该研究从全国69家医疗中心纳入5983例年龄≥60岁(平均年龄为71.1岁)的中重度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包括主动脉瓣狭窄(5%)、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0%)、二尖瓣狭窄(3%)、二尖瓣关闭不全(27%)、三尖瓣关闭不全(17%)、多瓣膜心脏病(38%)。 大约1/3的患者合并冠心病,一半患者合并高血压,1/5的患者合并糖尿病。随访1年时,死亡率为9.4%。 来源:[1]Prognostic Value of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Valvular Heart Disease. J Am Coll Cardiol, 2020, 75(14): 1659-1672.[2]NT-proBNP as a Cornerstone for Prognosis in Valve Disease: All We Need Is Blood. J Am Coll Cardiol, 2020, 75(14): 1673-167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比伐卢定用于PCI术中抗凝未优于肝素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期刊出了瑞典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肝素相比,比伐卢定并不减少心血管事件或严重出血。该项研究共纳入6006名拟行PCI治疗的STEMI或NSTEMI患者,在接受一种强效P2Y12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被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和肝素组,研究主要终点为术后180天内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严重出血组成的复合终点。美研究提示,低脂奶增加帕金森病风险
低脂或脱脂牛奶比全脂牛奶更健康?近期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发表于Neurology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并非如此。该研究显示,与每天进食不到1份低脂乳制品者相比,每天至少来3份者,会增加34%的帕金森病罹患风险。就牛奶而言,与每周饮用脱脂或低脂牛奶不到1份者相比,每天都饮用至少1份者,帕金森病风险增加39%。而全脂牛奶没有这种风险。研究还显示,冰冻果子露和冷冻酸奶也与帕金森病风险增加相关。这世界变化快,靶向降脂时代即将到来!Peter Libby和欧洲动粥学会前任主席文章
目前,他汀虽然仍是降脂治疗的首选。但1月20日,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学说开创者、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PeterLibby博士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前任主席LaleTokgözoğlu教授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文指出,降脂治疗即将迎来靶向治疗新时代。杨进刚阜外2023-09-23 09:52:06
0000阜外医院研究:>80岁高危急性心梗患者介入前预防性IABP有助于预防严重事件
近期阜外医院张沛等在本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在80岁以上的高危急性心梗患者中,急诊冠脉介入术前预防性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减有助于预防严重心血管事件,但对长期生存率影响不大。IABP是一种机械辅助循环的方法,通过物理作用,提高主动脉内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和改善心肌功能。作者分析了99例>80岁的急性心梗患者,其中24例预防性植入了IABP。JAMA子刊研究表明,100%纯果汁也显著增加死亡风险!与其他含糖饮料一样没区别
既往研究已表明,经常喝含糖饮料的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死亡风险也可能增加。而很多人认为纯果汁是含糖饮料的健康替代品,“含糖饮料是垃圾食品,那我就喝纯果汁吧”。然而,5月17日JAMA网络开放子刊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不但软饮料(如可乐)、苏打水、水果风味饮料等含糖饮料对人类健康有不良影响,经常喝100%的纯果汁也同样会导致死亡风险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