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直立性低血压(要小心跌倒,美研究称,血压降速比降幅更重要)
舒张压下降幅度与体重减轻、疲劳、身体不活动、步行速度和握力的关系最密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9》!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研究称,对于老年人,站起来时血压迅速下降提示身体虚弱和易跌倒。
研究者认为,血压下降率可用于预测与直立血压下降相关的虚弱和跌倒,并评估直立性低血压治疗的疗效。
此外,舒张压下降幅度与虚弱指标的相关性强于收缩压下降幅度,说明舒张压在维持脑灌注最低水平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患者在躺下5分钟,然后站起来3分钟,在这8分钟内进行连续血压监测。
直立性低血压是一种血压调节异常的表现,即在快速站立后出现头晕、黑曚甚至晕厥等现象,这在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
研究纳入168名就诊于老年门诊的老年患者,平均年龄81岁。
来源:Arjen Mol, et al.Blood Pressure Drop Rate After Standing Up Is Associated With Frailty and Number of Falls in Geriatric Outpatients. J Am Heart Assoc,2020,9: e014688.
同时建议老年人如果站起来时感觉不舒服,或者过去摔过一跤,那么就应该就医进行这项检测。
而该研究发现,相比于血压下降幅度,站立后血压下降速度(用血压下降率表示)与虚弱和易跌倒的关系更密切。
直立性低血压定义为,站立后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 mmHg或舒张压下降10 mmHg。
研究者建议临床医生可采用研究中的方法:躺下5分钟,然后站起来并保持3分钟,持续8分钟血压监测,计算血压下降率以识别高危患者,这项检查应成为老年门诊的常规检查。
研究发现,收缩压快速下降与患者的行走能力、尿失禁、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和去年跌倒的次数关系最密切。
研究者分析,收缩压快速下降提示心脏输出量的暂时减少和脑灌注不足。
肥厚心肌病合并二尖瓣异常怎么处理?阜外医院王水云等综述
近些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展,二尖瓣及瓣下装置异常的深入认识,外科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理念和策略也有所变化。近日,阜外医院王水云、朱昌盛等就此梳理了文献,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二尖瓣异常的患者相关手术策略进行了阐述。作者介绍,室间隔肥厚所致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产生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是引发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而突入左心室流出道的二尖瓣本身也参与了其中。杨进刚阜外2023-09-23 16:50:140000王辰等Lancet发文称,中国慢阻肺患者近1亿,比肩糖尿病
4月9日,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等进行的中国肺部健康研究在Lancet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我国≥20岁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病率为8.6%,依此估算我国有近1亿慢阻肺患者。但却仅有12%慢阻肺患者之前做过肺功能检查,仅有2.6%的男性和1.8%的女性知道自己罹患慢阻肺。杨进刚阜外2023-08-15 15:56:190000重新定义“长寿饮食”!Cell杂志点评素食、生酮饮食和间歇禁食等
近日,美国学者通过梳理大量研究,在Cell杂志上阐述了何为“长寿饮食”。文章认为,无论是动物还是人,改变饮食的量、食物的种类和进食时间(即禁食)可能是改善健康、延长寿命的最有效、可行和最安全的措施。作者将短寿命物种的营养、禁食情况、基因与寿命之间的联系,与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的临床研究联系起来,并在基于一个多世纪的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系统、多支柱的方法,定义了“长寿饮食”。杨进刚阜外2023-09-25 16:52:030000中国17万居民调查:3亿人高血压,2.6亿未控制,10年增加近1.4亿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近期对2013-2014年31个省份174,621名年龄>18岁的成年人进行调查,估算在此期间,中国有2.92亿成人患高血压,自2002年以来增加了1.39亿高血压患者。研究发现,有27.8%成人患高血压,较2002年中国高血压18%的患病率明显升高。总体控制率为9.7%。若以此估算,中国有3亿高血压患者,2.6亿高血压未被控制。心衰自我管理,要考虑心理因素!欧洲预防心脏病协会立场文件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心理支持、人文关怀对于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欧洲预防心脏病协会发布了心衰患者心理健康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的立场文件。有研究表明,抑郁、社会孤立或孤独会增加心衰或死亡风险。社会心理因素可激活自主神经、内分泌和炎症等不同通路,进而影响神经体液激活,促进心衰进展。文件指出,需要结合心衰进展相关生物学进程和健康行为,进一步明确心理和社会因素的高风险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