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阿托伐他汀6年(可预防20,中风,TIA患者复发,SPARCL研究最新分析)
其中排除了房颤、置入人工心脏瓣膜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患者在随机分组后1、3、6个月进行了随访,此后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随访期间有540人发生了首次致死或非致死性脑卒中。
在这项研究中共93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发生41例血管事件,研究者认为解释还需谨慎。
随访6年期间,服用阿托伐他汀的患者总体比安慰剂组降低了32%的血管事件。
研究者表示,这提示脑卒中后积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助于降低致残性脑卒中总病例数。
其中比安慰剂组降低了24%的脑血管事件,46%的冠脉事件和44%的周围血管事件。
之前SPARCL研究初次发表时显示,使用他汀会略增加出血性脑卒中风险,而这项最新事后分析发现,服用阿托伐他汀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尽管总的脑卒中事件风险增加,但总的血管事件(包括冠心病和外周动脉事件)的减少程度与整体患者相似。
来源:Szarek M, Amarenco P, Callahan A, et al. Atorvastatin Reduces First and Subsequent Vascular Events Across Vascular Territories in the SPARCL Trial.J Am Coll Cardiol. 2020 Mar 11.
这项研究共对4731位6个月前发生过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进行了分析,这些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100~190 mg/dl,且无冠心病史。研究者将其随机分入阿托伐他汀组(80 mg,1次/d)和安慰剂组。
研究显示,服用阿托伐他汀的患者较之安慰剂组,首次发生脑卒中和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了27%。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还显示,对于近期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若伴有糖尿病,服用阿托伐他汀则获益更大,可降低50%的血管事件风险。
此外,这项分析还发现,尽管总的卒中事件风险减少不显著(HR=0.87,P=0.09),但总的致残性脑卒中风险却显著降低(HR=0.65,P=0.007)。
近日,ACC2020/WCC上发布的SPARCL研究最新分析发现,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坚持服用阿托伐他汀有好处,差不多6年期间每100人可避免20例血管事件。
研究者指出,对于有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患者是否应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当前建议对此持否定态度,不过这项最新分析认为还需评估风险和获益。
肾功能下降,心原性猝死风险增加!荷兰研究
近日,一项在荷兰人群中进行的研究显示,肾功能下降与心原性猝死风险增加相关。研究者认为,基于胱抑素C水平的eGFR(eGFRcys)可考虑添加到预防心原性猝死的预测模型中。结果显示,较低的eGFRcys和以血清肌酐为基础的eGFR(eGFRcreat)均与心原性猝死风险增加相关。查心梗后左室血栓,两周时超声最好!JACC文章
急性心梗后发生左心室血栓,诊断和处理在当前还是个难题。近日JACC发文进行了探讨。不论如何时代总是进步的,左心室血栓发生率在跨入再灌注时代后就明显下降。目前估计,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发生率为6.3%,在合并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前壁STEMI患者中达19.2%。不同影像学手段检出率也有差异,心脏磁共振成像是诊断评估左心室血栓的最佳影像学手段。杨进刚阜外2023-09-24 12:10:01
0000有睡眠呼吸暂停,冠脉斑块多!安贞医院研究
北京安贞医院魏永祥等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俗称鼾症)与冠脉斑块是否存在及斑块负荷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有中重度鼾症的患者,存在冠脉斑块的可能性较高,且冠脉斑块含非钙化斑块成分和低密度非钙化斑块成分的可能性较大,这意味着,患者发生冠脉事件的风险可能较高。进一步分析表明,一些评估鼾症严重程度的指标,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氧减饱和度指数,与冠脉斑块、非钙化斑块、低密度非钙化斑块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