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房颤或可(治愈,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房颤防治有一个基石,四个支柱)
肥胖患者的减肥手术也可降低新发房颤或房颤消融后复发风险。
控制血糖预防房颤
高脂血症应根据现行的一般心血管健康指南进行管理。用于房颤治疗的特定降脂剂的使用数据有限。
肥胖是房颤的病因之一。肥胖也会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些都会增加房颤风险。
可逆或加重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饮酒或吸烟等。
适度运动有益,但过度运动可能会增加房颤风险。
糖尿病人易发生房颤。糖尿病可引起心房重构,易引发房颤。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发表了一份新的科学声明称,房颤的管理包括一个基石和四大支柱,而有些房颤去除可逆因素后,甚至可以纠正。
睡眠呼吸障碍在房颤者中发生率较高,其严重程度与房颤的发生率及治疗效果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1]Lifestyle and Risk Factor Modification for Reduction ofAtrial Fibrillation: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20, 141: 00–00.【下载全文】
控制血糖可预防房颤和复发。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
肥胖与房颤有因果关系
筛查和治疗睡眠呼吸障碍
控制高血压
对房颤进行睡眠呼吸障碍的筛查和治疗是重要组成部分,但还需进一步积累证据。
血压越高,房颤的危险也就越高。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 mm Hg) 也增加房颤风险。
[2] 刘晓勃,马长生. 2019 HRS/ACP心房颤动筛查和教育倡议的解读.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z1):4-6.

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预防房颤发作、改善房颤症状和生活质量。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9》!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没有证据显示,限制咖啡因摄入可降低房颤的发生率。
其他建议
吸烟、酒精均可促发房颤,在房颤治疗方案中需强调戒烟、减少饮酒。
接受呼吸机治疗的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在消融治疗后房颤复发的风险较低。
目前一致认为患者教育是慢病管理的关键部分,但对房颤患者的教育仍存在很大差距。
心力衰竭和房颤相互影响,规范治疗心力衰竭是防治房颤的重要环节。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不会增加房颤发生的风险。建议房颤者坚持此等强度的运动,当然要循序渐进。
规律运动预防房颤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房颤患者,至少要减少≥10%的体重才能减轻房颤负担。
血压控制不好与房颤风险升高有关。
来源:
高血压时,心室内的压力较高,心房内的压力也会进一步升高,促进房颤的发生。
一个基石是指寻找和纠正房颤的可逆原因或加重因素,四大支柱分别是生活方式改善和危险因素管理、抗凝治疗、节律控制和室率管理。
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
老年人、慢性肾病、妊娠、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等,降脂注意事项【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2023年3月25日,《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发布会举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水平教授还介绍了血脂异常的特殊人群管理。特定人群是指具有某些共存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CKD、脑卒中)、特殊生理状态(妊娠)、儿童、高龄老年人及特殊血脂代谢异常(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其血脂代谢状态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需要采取更为个体化的血脂管理策略。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5:05:26
0000JAMA子刊百万亚洲糖尿病分析:亚洲患者早死风险较高,中国农村尤甚,需严格管理
4月19日,JAMA子刊在线发表了一项覆盖亚洲22项前瞻性队列研究、100多万受试者的汇总分析结果,发现亚洲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高,较无糖尿病人群增加89%。研究指出,中国有1.1亿糖尿病患者,其死亡风险是无糖尿病者的两倍。中国农村,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1.6倍。《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糖尿病患者中心血管病死亡风险的增加尤为突出,且农村高于城市。孕早期NT-proBNP水平可预测妊高症?!JAMA子刊研究
JAMA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妊娠早期较高的NT-proBNP浓度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风险显著降低以及产后2至7年发生高血压的风险降低相关。研究指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未来的心血管疾病有关,可能是因为妊娠前的亚临床心功能不全导致对妊娠的适应性差。研究纳入共有4103名女性,平均年龄为27岁。在这些女性中,909名有不良妊娠结局,817名在随访时有高血压。AHA/ACC二级预防血脂管理质量标准:五类患者该吃他汀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公布了2015年“二级预防血脂管理质量评估标准”。该标准指出,下列5种患者需要服用他汀治疗,包括外周动脉疾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