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就是做贡献(王辰院士等Lancet发文称,复工后应继续部分隔离策略)
起源于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于今年春节前,春运期间的人口大迁移对疫情的控制极其不利。 据报道,在1月23日武汉封城之前,大约500万人离汉,其中约1/3的人离开湖北。由于无症状或轻度症状患者可传播病毒,因此限制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接触是疫情控制的关键。 2月24日,北京协和医学院王辰院士等人在Lancet发表评述文章指出,中国采取了多方面的有力应对措施,可能避免了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中国采取的隔离(social distancing)策略以及一系列疫情控制措施,似乎预防了很多新感染病例,尤其是湖北以外的省份,新增病例持续下降达2周以上了。 未来的研究应明确社交隔离和春节假期延长期间疫情控制策略的全面影响。 王辰等强调,随着国内逐渐复工,我国应考虑至少部分延续这些政策,以确保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可持续的控制。 作者指出,中国政府在春节假期颁布的政策,通过减少新冠肺炎患者和正常人群的接触以及进行隔离,可能有助减少病毒传播。 这些政策包括:鼓励人们待在家里,不鼓励群众聚会,取消或推迟大型公共活动,关闭学校、政府办公楼、图书馆、博物馆、工厂。城市仅部分公交路线运行,所有跨省公交路线停运。 以往的经验表明,隔离在控制疾病流行中很有效,可以遏制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考虑到春节七天假期短于新冠肺炎的最长潜伏期,由于担心春节假期后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加剧新冠肺炎扩散,政府和研究人员决定延长假期,以完全覆盖最长可疑潜伏期。 这样,确诊患者在医院隔离治疗,春节前湖北省流出的无症状感染者一直待在家里,直到出现症状后接受治疗,这对于遏制该病毒的更广泛传播特别有帮助。 王辰等表示,从中国延长春节假期中可以总结出一些教训。 首先,可能传播新冠肺炎或未来暴发类似疫情的国家,应考虑设置疫情控制“假期”或封闭期,例如建议或强制关闭非必要的工作场所和公共机构的时期,作为一线隔离措施,以降低疾病传播速度; 第二,政府应根据新发疾病的特定流行特征,例如潜伏期和传播途径,来设置疫情控制封闭期; 第三,疫情控制封闭期的核心目标是防止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疾病。 政府应在封闭期进行宣传和教育、社区筛查,主动联系追踪、隔离,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封闭期的影响力。 来源:COVID-19 control in China during mass population movements at New Year. Lancet, Published: February 24, 20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2018 ESC 晕厥诊断与处理指南临床实践指导(第七部分):植入式循环记录仪
8.植入式循环记录仪8.1心电记录分类图形来自Brignoleetal.189,190表心电记录分类及相关病理生理学(改编自国际不明原因晕厥分类研究)类型ECG分类可能病理生理学机制1型.心脏停搏(停搏时间≥3s)1A型.窦性停搏:进行性窦性心动过缓或起始窦性心动过速,随后出现进行性窦性心动过缓直至窦性停搏(见图27)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4:36:540000对于肥厚心肌病患者,左房功能明显下降!阜外研究
左心房应变已被证实是高血压、心力衰竭及心房颤动患者较好的预后生物标志物。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段福建、李慕子等研究表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明显减低,对其左心室充盈具有重要意义。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对不同时期左心房功能及应变进行评估,可行性及可重复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降压、减肥和降脂!柳叶刀发布全球女性心血管病报告
5月16日,《柳叶刀》杂志发表以“柳叶刀女性与心血管疾病重大报告:至2030年减轻全球负担”为题的文章,旨在至2030年帮助减轻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病的全球负担。【原文链接】心血管病患病情况2019年,全球约有2.75亿女士患有心血管疾病,即每10万名女士中有6402人患心血管病。杨进刚阜外2023-09-16 16:06:210003不刷牙,会短寿!50万国人研究
近日,中国前瞻性慢病研究对近50万国人的最新分析证实,拿起牙刷很重要!经常不刷牙,会增加血管疾病、癌症和死亡风险。研究显示,与经常刷牙的人相比,从不或很少刷牙的人,其主要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了12%,总的脑卒中风险增加了8%,脑出血风险增加了18%,肺心病风险增加了22%。而且,不讲究口腔卫生对主要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男女平等。注:校正年龄、性别、地区、教育、吸烟、饮酒和体重指数杨进刚阜外2023-09-17 09:36:410000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每天15%食物可小“放纵”!美发布新版饮食指南
12月29日,美国农业部(USDA)和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HHS)联合发布了2020~2025年美国饮食指南。【原文下载】新指南强调,“每一口饭都重要”,生命每个阶段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都有助于促进健康,减少慢性病风险。新指南第一次按生命阶段提供了饮食建议。并指出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是不同的,都有影响健康的特殊性。而且,早年的食物偏好会持续到成年。新指南的要点如下:1、营养应从食物中获取杨进刚阜外2023-09-12 13:02: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