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角度(知风险,阜外医院慕朝伟等研究称,冠脉分叉病变角度与支架术后分支血管闭塞风险有关)
阜外医院王昊、慕朝伟等报告,他们利用三维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发现,对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高血管分叉角度是主支血管支架置入后分支血管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 分析显示,随着血管分叉角度逐渐增大,分支血管闭塞发生率逐渐增高。 在该研究中,按照四分位数区分,血管分叉角度处于第1、2、3、4 四分位内的患者中,主支血管支架置入后分支血管闭塞的发生率分别为 0%、2.5%、7.0%、8.7%。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通过三维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计算所得的血管分叉角度高(>49°)的患者,分支血管闭塞的风险比血管分叉角度低(≤ 49°)增加13%。 该研究收集从2012 年1 月至2012 年 3 月间在阜外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176 例,通过三维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计算血管分叉角度,以其中位数(49°)作为分界点,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低角度组(≤ 49°,n =93)和高角度组(>49°,n =83)。 结果显示,8 例(4.5%)患者术后出现分支血管闭塞。分支血管闭塞的发生率在高角度组明显大于低角度组(8.4% vs 1.1%)。 来源:王昊,慕朝伟,朱成刚,等. 冠状动脉造影三维重建评估分叉角度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37-42.
0000
相关推荐
筚路蓝缕,薪火相传!记新中国成立70来我国心血管病学发展
解放前,国人平均寿命不到40岁,到如今国人平均预期寿命约76.4岁。攻克疾病,保障人民健康,是全体医务人员永恒的追求。时光如白马过隙,回首新中国成立的70年,我国心血管病学发展的蜿蜒之路似乎就在眼前;每一位兢兢业业奉献的医学大家就像一颗颗星在闪烁。心血管病学学科的建立:从无到有踏征途解放前,国人平均寿命不到40岁,心血管病相对少见。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尚无心血管病学学科。杨进刚阜外2023-08-29 09:41:30
0000重体力工作,加剧动脉硬化!德国研究
坚持规律运动是改善动脉硬化的重要手段。8月5日,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德国研究提示,不同的运动对于动脉硬化的影响是不同的。该研究发现,规律的耐力运动,包括体育运动以及步行或骑车上下班,可减轻动脉硬化,从而可能改善心血管预后;而强烈的职业性身体活动,例如重体力劳动,却会加剧动脉硬化。三分之一都会被误诊的心脏病:以中壮年男性为主,多表现为呼吸困难
有一种病,既是心脏疾病,又是原发恶性肿瘤,而且临床误诊率较高,这就是原发性恶性心包间皮瘤。那么如何更好准确诊断出这种疾病,或者说这种病到底都有哪些特点?北京朝阳医院吕秀章、孔令云等就此对中国内陆35年共186例相关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他们发现,这种疾病可累及各个年龄层,其中主要目标为中壮年男性,男女患病比率近2:1。房颤还喝大酒?小心得血栓!韩国研究
饮酒可增加房颤风险,那么房颤患者如果不戒酒,会有什么影响?近日韩国延世大学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房颤患者还大量饮酒,不良事件风险明显增加。这里的不良事件包括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全身栓塞事件或房颤入院(包括节律和心率的控制以及心力衰竭)。阜外医院研究发现:中国半数心梗患者出院后未按医嘱每天坚持服药,多数认为病已治好!未服药患者事件风险增3倍
5月7日,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商朴、郑昕和李静等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约半数急性心梗患者在出院后未按医嘱每天坚持服药,这些用药依从性不好的病人,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了39%。任何药都没吃的患者,在出院后1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了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