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后越来越胖揭秘(剑桥大学研究称,活动减少,饮食质量降低和女士生育为主因)
同样身高为164厘米,未生育女士5~6年内体重增加了1.3公斤左右,而生育后女士体重增加了7.5公斤。
研究小组发现,高中毕业后,每天中强度的体育活动减少了7分钟。
[2] Corder, K. et al. Becoming a paren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hanges in BMI, diet and physical activity. Obesity Reviews; 20 Jan 20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
研究者分析了截至2019年7月的19项纵向观察研究,涉及15~35岁年轻人在教育或就业过渡期间的肥胖、饮食和/或体育活动数据。
此外,也与毕业后饮食质量的下降有关。
而且,生育后的女士比未生育者体力活动量减少的更多。
男性的下降幅度大于女性,男性每天下降16.4分钟,女性每天下降6.7分钟。
研究者还指出,对于体重的增加,饮酒和压力增加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分析发现,生育后和未生育的女士体重指数差异为17%。
研究者还分析了生娃后对个人体重、饮食和体力活动的影响。
网上有调查数据显示,工作3年后,变胖了的人占据一半以上。毕业工作后越来越胖是一种普遍的职场现象。
[1]Winpenny, E. et al. Changes in physical activity, diet and body weight across the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transitions of early adulthoo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besity Reviews; 20 Jan 2020.
对于女性来讲,孕期体重指数的增加是年轻女性变胖的主要原因。
离开学校,步入职场,你胖了吗?
剑桥大学学者研究发现,从中学到大学乃至步入职场,运动量越来越少,这是发胖的主要原因。
冠脉支架术后坏胆固醇<1.8 mmol/L最好!JACC加拿大研究
对于冠脉置入支架的患者,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该控制到什么水平?近日一项加拿大研究显示,将LDL-C控制到1.8mmol/L以下,远期心血管事件风险更低。这项研究共纳入47884例首次接受PCI患者,其中仅52%在PCI后6个月内接受LDL-C检测。杨进刚阜外2023-09-09 13:26:28
0000做房颤消融,新型抗凝药该怎么用?阜外医院华伟等文章
导管射频消融术可以有效治疗房颤,但在围术期存在较高的栓塞及出血风险。房颤导管射频消融围术期通常包括三个阶段,即术前根据脑卒中风险已启动或未启动的抗凝治疗阶段,术中普通肝素的维持阶段,及术后至少2个月的抗凝阶段。房颤射频消融围术期抗凝药包括华法林和新型抗凝药。华法林可有效降低栓塞风险,术前不间断华法林抗凝早已成为房颤消融围术期抗凝的管理标准。但存在治疗窗窄、需要频繁监测凝血等缺点。【ESC2018】揭开舒张性心衰“新面纱”:或是一种微血管病变性质的综合征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也叫舒张性心衰。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它还有另一张“脸”:舒张性心衰是一种微血管病变性质的综合征。近期,在ESC2018上报告的PROMIS-HFpEF研究最新分析表明,202例舒张性心衰患者中有75%存在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微血管功能障碍定义为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2.5。急性中风患者半数心电图异常,1/4为房颤
《Neurology》发表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在院前急救时接受心电图检测,近50%有异常,其中1/4的脑卒中患者有房颤。259例脑卒中接受院前急救中检测心电图,90.3%为缺血性卒中患者,9.7%为脑出血患者。近期放支架,并非磁共振禁忌!AHA科学声明
6月30日,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科学声明,对心导管室介入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实践最新证据进行了总结,主要内容如下:1、心脏介入术前的空腹时间可大幅缩短,2小时后才做介入的患者可喝流质食物,6小时后做介入的患者可吃简餐(目前临床上一般建议手术前空腹一夜)。空腹与否应由介入医生考量,仅局部麻醉、无需镇静的患者可能不需要空腹,因为有上呼吸道保护性反射,没有误吸的危险因素。杨进刚阜外2023-09-17 12:26:26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