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医院学者称,前降支中段肌桥使近端狭窄病变风险增加近4倍
海南省人民医院学者研究发现,前降支中段心肌桥的老年患者中,近端桥前血管粥样硬化狭窄发生率较高。因此前降支中段肌桥可作为老年肌桥前狭窄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研究中的986 例6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中,左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389例,共发现心肌桥 486 根,心肌桥的发病率约为 39.5%。
数据显示:451 例前降支中段心肌桥患者中,有 65.7% 的患者出现了前降支近段桥前血管狭窄50%以上,而前降支近段及远段心肌桥患者中分别有 8.3% 及 17.6% 出现狭窄,远低于中段心肌桥患者。
进一步分析显示,前降支中段心肌桥使前降支近端桥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发生风险增加近4倍。
研究者分析,由于心肌桥前血管的压力大、剪切应力低、血流储备低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从而引发肌桥近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远高于桥段血管及远端血管,另外,病理研究发现,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多呈扁平状或多边形,表面呈虫啄样缺损,极易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此外,糖尿病在心肌桥血管近端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发现:糖尿病也是前降支中段桥前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9)
研究者强调,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如合并心肌桥,则需特别注意前降支近端桥前血管粥样硬化狭窄的风险较高。
来源:刘凯,陈英,王好问, 等. 60 岁以上患者心肌桥与其近端桥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6,31: 755.
0001
相关推荐
安贞医院赵冬等Circulation发文:急性冠心病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事出有因”
为什么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女性患者院内死亡率要比男性高?是女性本身性别原因所致?近日,北京安贞医院赵冬等在Circulation发表的研究表明,除了由于女性患者年龄大、临床情况较差外,女性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比男性差也是重要原因。研究者指出,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医疗质量改进计划,来解决不同性别患者管理质量差异,改善女性患者预后。研究显示,女性患者年龄69岁,而男性仅61.1岁,合并症也更多。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03:27
0000颠覆认知!美研究发现,癌症早期可能就已有癌细胞转移
相信很多人都认为,癌细胞转移是发生在癌症中晚期的,一旦转移,患者的预后往往很差。然而,近期发表在Nature遗传学子刊上的一项美国研究提示,在结直肠癌被确诊前,可能就有癌细胞定植在原发肿瘤以外的其他部位了,说明癌细胞在癌症早期就可能发生转移了。研究者通过基因组学分析发现,在80%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在原发肿瘤还不能被当今临床检查手段发现时,转移部位就有癌细胞种植了。英国明年试验“喝汤”遏制肥胖和糖尿病:“改变腰围,就是节省钱包”
新年新气象,为了甩掉肥胖和糖尿病,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决定新的一年这样试一招:靠低热量“汤汁”来缓解这一问题。具体做法是,处方每个受试者每日刚过800卡路里的低热量液体食物,这样饮食3个月,之后随访并给予支持以缓解2型糖尿病。试验规模预计5000人。这么做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基于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49:59
0001BMJ研究称,孕妇越胖,生下的宝宝越易患先天畸形
瑞典学者在BMJ上发表的研究提示,体重指数(BMI)越高的孕妇的子女患先天性畸形的风险越高。研究纳入120万名在2001年~2014年出生的婴儿。其中有4.4万名婴儿患有先天性畸形,其中以先天性心脏病最为常见,约占50%。中国严重暴力伤医报告:伤医事件逐年升高,10年24名医护人员死亡
我国学者近期总结了2003-2013年的中国严重暴力伤医事件。严重暴力伤医事件是指医护人员死亡或重伤。作者根据媒体报道并检索了Pubmed、Google学术以及NCBI数据,共总结了101起严重暴力伤医事件,其中24名医护人员死亡。暴力伤医事件涉及了所有科室,急诊科是最危险的地方。作者认为,医患不信任、患者对治疗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和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不透明是医疗暴力的主要原因。杨进刚阜外2023-07-28 13:56:28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