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治疗锁骨下或椎动脉狭窄可降血压(阜外蒋雄京等研究称,脑干低灌注影响血压)
近日,阜外医院蒋雄京教授等人报告,对于合并症状性锁骨下动脉近段或椎动脉狭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这些动脉狭窄处置入支架可有效降低血压。 研究者指出,这是首个在人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开展的评估大脑后循环血运重建降压效果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出现症状性锁骨下动脉近端或椎动脉狭窄时,大脑后循环也就是脑干会处于低灌注状态。该研究说明,大脑后循环血供得到恢复后,血压就会明显改善。 该研究结果同时对神经源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有启示意义,提示脑干低灌注在血压的长期维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验证了此前相关动物实验提出的假设。 症状性锁骨下动脉近段或椎动脉狭窄是指:血管造影提示锁骨下动脉或椎动脉狭窄≥70%,大脑后循环近期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轻型缺血性中风。 该研究一共纳入48例合并症状性锁骨下动脉近端或椎动脉狭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基线平均诊室血压为132/77 mmHg,平均24小时动态血压为127/75 mmHg,每人平均用1.6种降压药物。 这些患者均于阜外医院成功接受后循环支架置入术,术前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至少两天。 术后即刻,患者的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狭窄程度分别由88.9%和85.8%降至5.5%和4.6%。 1、3、6个月随访时,患者的诊室血压分别降低7/3 mmHg、9/4 mmHg、10/5 mmHg。 6个月随访时,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降低了5/3 mmHg。近七成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收缩压下降明显(>5 mmHg),两成患者血压无明显变化,11%的患者血压升高(超过5 mmHg)。 随访期间,除非出现需要调整降压药物的临床状况,患者应用的降压药物不变,整体上平均降压药物数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2例患者失访。 48例患者中,1例于术后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缺血性眩晕,但在2小时内完全恢复正常;2例患者股动脉穿刺处出现假性动脉瘤和血肿,经人工加压止血后未进一步出现并发症。 该研究纳入的48例患者中,以男性患者为主(33例),平均年龄为63岁。合并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并接受降脂治疗、颈动脉疾病、冠脉疾病的患者分别占25%、81.3%、20.8%、37.5%。 这些患者不包括既往3个月内出现中风、拟行心脏搭桥手术或其他大手术、既往因锁骨下动脉或椎动脉损伤接受治疗、严重肾功能受损、慢性心衰、既往6个月内出现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 来源:Che W, Dong H, Jiang X, et al. The effect of stenting on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proximal subclavian or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19 Dec 2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治疗持续性房颤,左房线性消融“多”一点更好!阜外医院姚焰等CLEAR-AF多中心研究
持续性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还是很有挑战,应用单纯肺静脉口周隔离消融对多数病例有所不足;采取线性消融,则STAR-AFⅡ研究认为可能增加术后房速发生率,怎么解决更好?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姚焰教授发现,左房顶部和二尖瓣峡部是持续性房颤发生发展的重要基质,之前还就此提出步进式线性消融策略。那么,在左房线性消融上“多”消融点和“少”消融点会发生什么?杨进刚阜外2023-09-05 14:26:040000JACC发表阜外医院吴永健等CHINA-DVD研究:NT-proBNP可预测中重度瓣膜病者死亡风险
杨进刚阜外2023-09-03 13:15:170000阜外医院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经验
对于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患儿,缩窄段切除加主动脉弓补片成形术有诸多优势,但目前对于补片的材料,主要的争议点在于自体心包片和自体肺动脉补片。中国科学院阜外医院闫军、张海涛等研究表明,主动脉弓肺动脉补片成形术和主动脉弓心包补片成形术均为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术后早期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中期随访结果肺动脉补片稍优于心包补片。杨进刚阜外2023-07-31 10:57:040000大豆、坚果、水果和维生素C,可防斑块破裂!哈医大二院研究
一说饮食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蔬菜水果豆类常常榜上有名,为什么这些食物有此“法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林平等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掀开了其中可能的秘密。研究显示,大豆、坚果、水果和维生素C的摄入,可降低冠脉斑块易损性。也就是说,多吃点这些食物,可降低冠脉斑块的脆性。而吃得咸就坏事了,研究发现,与摄入钠最多的人,其冠脉发生易损斑块的风险是摄入最少的人的2.98倍。杨进刚阜外2023-09-27 16:56:500000河北医大二院学者称:心脏“油大”,房颤风险高
房颤是种常见病,但发生机制却不明确。近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彩英、寇晨光等采用256层螺旋CT研究发现,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的增加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显示,有房颤的患者其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明显大于窦性心律患者。不过阵发性房颤患者与持续性房颤患者相比,虽然后者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和心周脂肪组织体积均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