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大二院刘彤教授(房颤患者重在长期管理)
“在房颤诊断和筛查中应注意无症状房颤的识别”,刘彤教授强调,“无症状心房颤动临床上很常见,对症状性房颤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发现70%的房颤发作无症状”。
刘彤教授介绍,房颤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早期及时(房颤筛查)针对房颤的干预措施(最好在并发症发生前);为房颤患者提供长期管理。
图2 房颤整合管理模式和房颤心脏团队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刘彤教授介绍了ESC指南推荐的房颤整合管理的五环原则:包括急性期稳定病情,控制房颤合并症及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生活方式调整,诊断并治疗伴随心血管疾病;卒中风险评估及口服抗凝药预防卒中;心率控制;节律控制。
图1 房颤整合管理的五环原则
另外,卒中患者的房颤筛查可采用心电图,他指出,长程心电检测发现很多卒中患者都存在房颤,尤其是不明原因脑卒中或栓子不明来源的卒中患者,推荐对于卒中患者及房颤高危人群进行至少72 h心电监测。
房颤-心脏团队制定复杂决策,主要服务于以下患者:(1)节律控制治疗策略困难:症状性房颤导管消融失败,考虑房颤外科手术治疗。(2)抗凝治疗禁忌证的患者,需要左心耳封堵或结扎术。
在房颤整合管理模式中,刘彤教授强调,新诊断的房颤患者应至少与整合管理的核心团队就诊一次,主要内容包括:诊断性评估,讨论治疗选择,根据指南开始合适的治疗,对患者和护理人员进行个体化教育;病情稳定的房颤患者可以在社区进行自我管理。
以下患者应再次接触房颤整合管理团队:临床症状加重,入院治疗,卒中或出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急性症状性心律失常复发,或临床管理不理想,整合管理模式团队人员应与房颤患者多多交流沟通,向患者提供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让患者了解自己病情并学会自我管理;房颤整合管理质量评估,早期识别需要专科医生干预的患者并对其快速分类;跨学科的房颤治疗团队制定相应管理方案等。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刘彤教授分享了心房颤动的整合管理的新理念。他在报告中指出,采用结构化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整合不同专科的医务人员,可改善房颤患者管理质量。
老年人、慢性肾病、妊娠、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等,降脂注意事项【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2023年3月25日,《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发布会举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水平教授还介绍了血脂异常的特殊人群管理。特定人群是指具有某些共存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CKD、脑卒中)、特殊生理状态(妊娠)、儿童、高龄老年人及特殊血脂代谢异常(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其血脂代谢状态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需要采取更为个体化的血脂管理策略。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5:05:260000吃饭快,让人胖!邵逸夫医院研究
肚子胖或全身胖仅仅是因为久坐不动?不过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周嘉强、吴楠等对644位居民进行的研究表明,吃饭快也是个“推手”!研究发现,吃饭快的人体重指数、腰围、内脏脂肪面积均比细嚼慢咽的人都要大。进一步考虑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每周体力活动水平及主食摄入量之后,吃饭快的人,会增加66%的腹型肥胖的风险,增加65%的内脏型肥胖风险。出生时低体重或童年肥胖,均增痴呆风险!复旦大学32万人研究
5月10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研究团队联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研究院程炜团队开展的一项入选32万余人的纵向队列研究提示,出生体重过低、童年与成年期肥胖,均显著增加痴呆风险。该研究发现,出生体重与痴呆风险呈负相关。与出生体重正常者相比,出生体重极低者痴呆风险增加28%。与童年体型处于平均水平的人相比,童年体型较胖者出现的痴呆风险增加22%,童年体型较瘦者痴呆风险增加7%。杨进刚阜外2023-09-26 09:37:170000JAMA子刊研究称,心衰患者限盐证据不足
尽管“广泛提倡”在心力衰竭患者中限制食盐,但发表在JAMA内科杂志上的一项新的系统数据审查没有发现明确的证据表明低盐饮食将减少心衰患者的并发症或改善预后。新型支架治疗肺动脉狭窄效果好!阜外医院潘湘斌等研究
自1991年以来,置入支架成为治疗肺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应用于治疗肺动脉狭窄的支架,均非为专门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阜外医院学者创新性的研发了一种专门设计用于肺动脉狭窄的钴基合金、激光切割支架—Pul-Stent支架。该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足够的径向支撑强度、良好的显影性能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