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个体化心脏病预防不是梦(欧洲心血管预防杂志文章)
近日,欧洲心血管预防杂志发表了题为“心血管预防的未来: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述评文章。
幸运的是,先进的影像学技术、遗传学、移动和传感器生物技术、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人工智能、深度机器学习等技术可能有助于捕获和分析数据的多样性,从而实现真正的、早期的个性化风险预测。
人类细胞图谱计划已经绘制了心脏的每一种细胞:不仅仅是心肌细胞、平滑肌或冠状动脉内皮细胞,还有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周细胞、髓细胞、淋巴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等。
数据中心与个人的全科医生和/或各领域的专家保持联系。每次自动或通过全科医生生成警报时,都会提醒个人,以维护他们的健康
众所周知,心血管病可防可治。未来心血管病该怎么防?
风险暴露是一个新名词,即意味着暴露于几个潜在环境风险因素。工业化、城市化虽然创造了财富,但也增加了心血管病的风险。
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单细胞基因组分析将检测每个细胞中哪些基因被“打开”或“关闭”,从而在细胞水平上提供“超个性化心脏病预防”。
数以百万计的变异与数千种疾病相关,即为“遗传风险”。如此巨大的组合可能性将产生大量数据,人工智能能够将遗传学与所有个人和环境风险结合起来。这很快就会变为现实。
全科医生与多学科人士建立伙伴关系,以多学科的方式与“医疗控制电站”联络,以找出干预、纠正甚至消除每个超过安全级别的相关风险因素的理想时间,最终实现在及早“消除”风险。
作者指出,心血管病的治疗似乎很快就会达到一个平台期;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健康有可能受到多种风险因素的威胁,科学将揭示这些因素,特别是在遗传学领域。正是在这种多样性和大量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预防才有长远的未来。
文章指出,每一人都必须主动为自己的健康负责。通过传感新技术,不久的将来人们将能够持续监测自己的各项健康指标,特别是他们的心脏功能。
来源:Guardigli G, et al. The future of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between fiction and reality. Eur J Prev Cardiol. 2022 Jan 5.
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风险因素,不仅追求“达标”而且要做到“尽早达标”,这是预防心血管病的最有效的措施。
近年来,由于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治疗措施的进步,人口的预期寿命不断增加,但“健康”寿命却没有相应增加。
老年人的健康程度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问题需要在发生之前就发现。在生命后期,预防残疾和疾病是一个预防目标。
环境风险因素复杂且不可测。当前,确定个体的风险暴露仍不现实的,但在不久的将来,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模型相连接的传感器和生物检测器等技术的使用,将使我们能够从“一次暴露一种疾病一种结果”的旧观念向“组学”的风险预测迈进。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传感器将有助于人群不断收集与经典风险因素相关的数据,同时也收集与新风险因素相关的数据,如暴露、污染、遗传学等。这些数据将转化为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的调节算法,并存储在医疗数据中心。
文章指出,未来可能会面临多种未知的风险因素。
图1 心血管病预防的未来愿景

促热休克蛋白90表达:他汀预防介入术后比剂肾病新机制
近年来的临床试验发现,阿托伐他汀对对比剂肾损伤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冠脉介入术(PCI)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近期发表在我刊的一项研究不仅证实了急诊PCI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对比剂肾病预防作用,还发现了这一措施的具体起效机制。他汀可防帕金森症!美研究
近日一项美国研究发现了他汀的新妙处:服用他汀6年的老年人降低了16%的帕金森症风险。这项研究共对平均76岁的2841名老年人进行了分析,936位正在服用他汀。平均监测6年,在试验结束时,50%出现了帕金森症的迹象。研究者发现,服用他汀老人有45%得了帕金森症,低于未服用的老人(53%)。研究者推测,原因是长期服用他汀对脑动脉有保护作用。再灌注率86%,到院至介入时间78分钟!2019年中国STEMI医疗质量控制报告
杨进刚阜外2023-09-05 09:11:26
0000每日一把杏仁,远离心血管病!英国研究
如果桌上的薯片和饼干换成杏仁,会怎样?英国一项研究发现,这样做不仅会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还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总体降低32%的校正后的相对心血管病风险。研究者还发现,经常吃杏仁的人,连腰围和体重指数都比不吃杏仁的人小,腰围减小了2.1cm,体重指数降低了0.8kg/m2。这项研究共分析了6802位英国成年人饮食记录。左心耳体积可预测房颤消融术后复发!河北医大二院研究
导管消融治疗是治疗房颤的有效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高。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研究发现,房颤会造成心脏结构重构,左心耳各解剖径线明显增大可能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原因。本次研究发现,复发组患者的左心耳体积、左心耳开口周长、短径、长径、深径均大于未复发组。研究发现,CT测量左心耳体积增大是房颤患者首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