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蛇添足(阜外研究,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患者,换瓣同期未必需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
而且,两种策略治疗的患者术后早期和随访期间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多因素 Cox比例模型也提示是否同期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与远期死亡率无关。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的患者,在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有无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必要?
该研究共纳入159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手术患者,其中19例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140例单纯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当前研究中显示,术前合并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患者(n=7),单纯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这一组患者(n=2),术后存在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比例高(66.7% vs 20%),即支持上述观点。虽然例数较少。
还有术者认为,同时积极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原因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可能会暴露潜在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可以消除这种可能性;或者认为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可以改善远期的结果。
来源:徐海涛,袁昕,孙寒松,等. 合并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在换瓣同期行或不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12: 1219-122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但研究显示,两种策略治疗的患者术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考虑术后早期部分患者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可能是由于过量的正性肌力药物或者容量不足所致。
此外,研究者指出,经验不足的术者,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或耗时较长,并发症如完全性房室阻滞和室间隔穿孔等发生风险增加,建议尽量避免同期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
Cox 比例风险模型提示,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或单纯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并非影响远期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阜外医院孙寒松、徐海涛等研究表明,未必需要。
不过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和左心室重量指数下降的幅度和比例,死亡率、二次手术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种治疗策略效果一样。
在平均随访(55.3±27.4)个月期间,同期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患者室间隔厚度下降幅度更大,比例更高。
对于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的患者,是否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不同术者有不同看法。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㛑显示两种治疗策略的患者远期生存率相似。
研究显示,这类患者,不论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还是单纯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在术后30天,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和左心室重量指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
在倾向性评分匹配患者中,结果也相似。
有术者认为,只有在术前合并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或者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的患者才会考虑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
此外,研究者为了调整两组之间基线数据的不同和选择偏倚,还按为了调整两组之间基线数据的不同和选择偏倚,对各组11例患者进行了分析。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超过20%拒绝服用他汀!JAMA子刊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3:30:19
0000美国心脏协会:做到八点可活的更健康,首先要科学算命
怎么能活得更久、更健康?美国心脏协会(AHA)建议做到以下八个方面,可以帮助你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因为这是成年人整体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1、科学算命对于年龄在40~75岁之间,没有心血管病的人,可以进行科学算命,计算未来10年内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中国人该怎么评估,可参考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点击下载全文】如果有肾病或心脏病家族史,未来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也是增加的。ATVB刊登中国CARE-II研究: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近八成有坏死核,三成为高风险斑块
与没有糖尿病的人相比,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那么,糖尿病患者的斑块有哪些不同于普通人群的特征呢?近期,清华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和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放射科学者通过血管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在我国有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中,颈动脉斑块更容易出现钙化以及富含脂质的坏死核。这说明,糖尿病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急性心梗支架术后,冠脉微循环障碍知多少?北大人民医院研究
北大人民医院王伟民等通过心肌声学造影检查发现,在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中,近七成仍存在冠脉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分析显示,女性、陈旧心梗病史、ST段抬高型心梗、术前罪犯血管TIMI血流<3级是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在心梗急性期接受心肌声学造影后,未出现并发症。杨进刚阜外2023-09-20 14:15:4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