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药开新花(欧洲心脏杂志研究称,二甲双胍有助逆转左室肥厚)
其他可能的机制还包括,激活AMPK途径、增加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限制纤维化、减少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沉积以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显示,符合方案人群和改良意向治疗分析结果均显示,接受而二甲双胍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其左心室重量指数和左心室重量均较安慰剂组明显降低。
[2] Mohan M, Al-Talabany S, McKinnie A, 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metformin on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out diabetes: the MET-REMODEL trial. Eur Heart J, 2019, 40(41): 3409-3417.
[1] Kubota Y, Iso H, Sawada N, et al. Association of Breakfast Intake With Incident Strok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Japan Public Health Center-Based Study. Stroke, 2016, 47: 477-81.

为什么二甲双胍能逆转左心室肥厚?
不过,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NTproBNP、可溶性ST2、白介素-6与安慰剂组无差异。
研究者认为,二甲双胍的降压、减重作用、减轻氧化应激等均介导了左心室的肥厚。
在当前这项研究中,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收缩压平均降低了4.6 mmHg,体重平均减轻了4 kg,皮下脂肪组织减少了8.8%。
这项研究共纳入68例伴有胰岛素抵抗和(或)糖尿病前期的冠心病患者,分别接受二甲双胍缓释剂(2000 mg/d)或者安慰剂治疗1年。
符合方案人群和改良意向治疗分析结果还“齐刷刷”地显示,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体重、皮下脂肪组织、诊室收缩压和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的浓度均较安慰剂明显降低。
左心室肥厚是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而1/3的冠心病患者伴有左心室肥厚。
近期一项名叫“MET-REMODEL”的研究则显示,老药二甲双胍有“回春妙手”,有助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逆转左心室肥厚。
其中改良意向治疗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者的左心室重量指数平均绝对值减少了1.37 g/m1.7,左心室重量平均值绝对值减少了4.4 g。
来源:
图1 应用二甲双胍1年对左心室重量指数和左心室重量的影响
定义更新、精准诊断和干预、定期评估猝死风险!2023版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指南发布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肌病专科联盟、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病精准医学分会组织国内本领域长期从事肥厚型心肌病以及相关疾病工作的专家,发布了《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与2017版指南相比,新指南有十大更新:1、更新定义,“拟表型”疾病不再包括在肥厚型心肌病中杨进刚阜外2023-10-02 08:15:29
0000阜外研究张戈军等研究称,心脏超声或可低估肺动脉瓣环内径
阜外医院张戈军、万俊义等通过对19例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患者进行CT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发现,CT及超声心动图对于肺动脉瓣环测量结果存在差异,CT可准确有效评估肺动脉根部形态及毗邻。研究者强调,由于手术方式不同,我国患者肺动脉瓣环变异大,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前需要更全面的影像学评估。阜外医院不用射线、不开刀已治疗400余例先心病
随着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提高及器械的不断改进,大多数先心病可采用经皮介入治疗。但传统经皮介入技术一般在导管室内经放射线引导下完成,这潜在的放射线损伤无法避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先心病领域进行了探索。陆续有单中心的案例报道,尤其是随着三维超声心动图逐步应用于临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的经皮介入治疗优势凸显。4天睡不够就长肉!美研究称,睡眠不足可升高胰岛素水平
如果一个人的晚餐连着十天都是高热量高脂肪的辣椒意面,然后又连续4晚都睡不够5小时,会发生什么?这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者设计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这些人在睡不足的情况下,胰岛素水平升高,进而导致脂肪囤积,体重增加。研究者指出,如果一个人经常睡不足,就可能会增加肥胖、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其中关键问题就是,睡不足改变了脂肪的存储方式。西班牙研究称:受教育程度越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越高,吸烟是主因
西班牙马德里拉巴斯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教育水平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似乎是由是否吸烟以及吸烟量决定的。该研究中,在校正年龄、性别和收入后,与上过大学的人相比,没上过大学的人患广泛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显著增加46%。教育水平与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超过70%的可归因于生活方式因素,吸烟的影响最大,而饮食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