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吃得多(身上长肉快)
研究显示,晚餐每多摄入1%热量,就会增加高血压、肥胖和长期血糖水平差的风险。
其实,对如何吃,美国心脏协会(AHA)一直比较关注,之前还发过一份科学声明。
来源:
[2] Meal planning, timing, may impact heart health: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cientific Statement. AHA. January 30,2017
而且声明特别指出,即使是健康饮食,也要讲究进餐时间和进餐频率,否则也会影响心血管健康。
近期一项在112位心血管健康的年轻女士中进行的研究发现,一日三餐,如果晚餐热量“份量”最重,就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这份声明指出,一个人在保证早餐的情况下,对什么时候吃饭,具体吃什么要“精打细算”一下,并且尽量不要太晚进餐,或会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1] Evening eating linked to poorer heart health for women. AHA. November 11, 2019
常常,毁掉健康,一个坏习惯就够了,比如晚餐吃得多。
研究者指出,这项初步研究提示,有意识地控制晚餐进餐时间和摄入热量更高,是一种简单的护心好方法。不过还应该在更多人群中再次验证这一试验结果。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而在这项研究中,绝大多数女士在傍晚6点后吃晚餐。
0000
相关推荐
协和医院曾正陪教授:原醛症患病率可达5%~13%
从1952年“醛固酮”被认识到当前,人们对原醛症的认识发生了很多变化。在中国心脏大会(CHC)2019、深圳心血管健康和疾病防治高峰论坛上,北京协和医院曾正陪教授指出,过去认为原醛症是一种少见高血压类型,但实际上患病率要高很多。比如以前认为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仅0.5%,而现在在达到5%~13%,此外在顽固性高血压人群、醛固酮瘤患者、双侧肾上腺增生患者中更为多见,患病率达20%~60%。杨进刚阜外2023-08-29 17:46:41
0000糖尿病、心血管病更增痴呆风险!英国20万余人研究
一项对20万余人进行的英国研究表明,心脏代谢性疾病罹患种类多,比有痴呆遗传高风险者痴呆发生风险更高。研究显示,糖尿病、脑卒中或心梗,一个人若沾染这些病的种类越多,痴呆风险越高,若三者兼而有之,则比痴呆遗传高风险者有3倍可能罹患痴呆症。研究者还对有脑部影像数据的12000人进行了分析,发现,那些罹患不止一种心脏代谢性疾病者的大脑广泛受损,而高遗传风险者仅与大脑特定部位的退化有关。协和医院经验: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超声和核磁都可靠
近期,北京协和医院方理刚等在本刊发文称,在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时,心脏核磁共振(CMR)钆延迟增强与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E)这两种技术都有很高的阳性率,两者总体一致性高。对于心肌淀粉样变性左心室受累,这两种技术有很好的一致性,但2D-STE对心肌淀粉样变性右心室受累比CMR钆延迟显像更敏感。西方人群结果再次验证中国研究证据:轻型中风患者3周双抗治疗有益
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等开展的CHANCE研究显示,高危轻型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能在最初2周内有净获益,即新发缺血性卒中减少的益处超过出血风险的增加。POINT研究是一项与CHANCE研究类似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生命在于运动! Lancet子刊分析称,运动每年可防390万过早死亡!
经常去运动,对一部分人而言可能懒得动,对另一部分可能是没时间动,但不论如何,约1/3国人缺乏体力活动。而近日发表在Lancet子刊的一项研究再现“生命在于运动”:加强体力活动,每年全球可至少避免390万人早死。世卫组织和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建议,一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者75分钟的剧烈运动,或等同于上述活动量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