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夫兰十大医疗创新(心血管领域占据半壁江山,SGLT2抑制剂入选)
SGLT2抑制剂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备受期待,主要源于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无糖尿病的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中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风险。
1、MitraClip微创二尖瓣瓣膜修复术适应证扩大
来源:Medscape网站. Top 10 Medical Innovations for 2020, According to Cleveland Clinic
3、抗菌包膜用于预防心脏植入装置感染
目前,保留射血分数(HFpEF)的心衰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对症治疗和处理合并症。
2、首个用来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的药物问世
生物制剂用于骨科手术,促使骨科患者更自然、有效、快速地恢复。
今年4月,FDA批准首个用来治疗骨质疏松的双效药物,既可增加骨质形成,又可减少骨质重吸收。
可能有高达10%的患者在应用他汀时会出现肌肉疼痛症状,因此放弃治疗。对于这类患者来说,bempedoic acid是新的降脂选择。
2013年,这一治疗方法在美国获批用于不能进行外科手术的原发性二尖瓣反流,即退行性二尖瓣反流。
通过一种植入式闭环装置为脊髓提供电刺激,缓解慢性疼痛。
近期,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公布了年度十大医疗创新榜单,其中心血管领域占一半。
一种新的口服免疫治疗药物为花生过敏儿童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除了上述五大心血管领域的创新,其余5项创新为:
于今年3月公布的、堪称里程碑式的国际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WRAP-IT研究结果表明,一种可被吸收的植入式抗菌包膜可以包住心脏电子装置,确保在囊袋中释放两种抗菌药物长达7天,可将明显感染风险降低40%,极大地提高了植入心脏电子装置的安全性。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原本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的SGLT2抑制剂(卡格列净、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可能对这类心衰有疗效,目前正开展几项相关的临床试验。
5、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中,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共同转运体2(SGLT2)抑制剂崭露头角
这种药物不会在肌肉内蓄积,因此可以减少肌肉疼痛的发生。而且,临床试验显示,这种新型降脂药物可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平均降低25%左右。
据报道,全球每年大约有150万人植入心脏电子装置。在植入心脏电子装置的患者中,1%~4%会出现感染。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是一种罕见的进展性心脏病,致死率很高。今年FDA批准了首个用来治疗该类成人患者的药物上市,即tafamidis。这种药含活性成份氯苯唑酸,可以防止淀粉样蛋白在心肌的异常折叠,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4、他汀不耐受患者有了新的降脂药物——bempedoic acid(ATP柠檬酸裂合酶抑制剂)
在75岁以上的人群中,大约10%存在二尖瓣反流。对于不能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来说,通过微创介入手段利用一种叫做MitraClip的装置进行二尖瓣修复就是良好的选择。
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二尖瓣反流患者是继发于心肌梗死或高血压的。因此,2019年3月,FDA将MitraClip微创二尖瓣瓣膜修复术的适应范围扩大至继发性二尖瓣反流,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卵巢癌维持治疗领域的突破——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
5hmC:冠心病的无创早期筛查、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兴标志物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朱海波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寻找一种全新的高敏感度、高特异度的冠心病早期无创筛查技术。目前,临床上,循环游离DNA已经用于癌症诊断、无创产检、器官移植排斥检测。此外,5-羟甲基胞嘧啶(5hmC)在实体肿瘤中具有组织特异性。5hmC具有潜在的肿瘤诊断价值。老年人心脏标志物正常值要提高!?美国三学会发文
除了望闻问切,视触叩听,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影像学的检查,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预后和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老年人群中,生物标志物以及影像学指标的“正常”范围通常较宽,与年轻成人的异常范围相重叠,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特异性。针对这个问题,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和美国老年医学学会相关专家进行了探讨,并发文JACC。生命在于运动!哥本哈根共识:经常活动的老年人有全方位优势
老年人身体的各个方面都不如青壮年,除了本身的脏器功能衰弱以外,还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老年人应该怎么活动,运动又能带来哪些健康获益?从《2019年哥本哈根共识:身体活动与衰老》中或许能找到答案。声明围绕四个主题分析了基于观察和随机对照干预研究的纵向关联性研究,以及社区居住老年人的社会性研究。【阜外医院技术创新】杨跃进提出攻克复杂CTO病变新技术:介入成功率提高16.7%
为了攻克无逆向机会或逆向失败的复杂慢性闭塞病变(CTO),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宋雷等提出一种血管内超声指导的真腔寻径与跟踪(IVUS-TST)的前向新技术,即在IVUS指导下以闭塞段真腔为靶向,指引导丝穿入(或再穿入)真腔并沿真腔前进,到达远端血管内的技术。诊断为主动脉瘤或夹层,一级亲属应接受基因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美国发布主动脉疾病诊治新指南
主动脉夹层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后果严重,堪称血管上的“炸弹”。遗传性胸主动脉瘤/夹层基因检测及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建议,如果诊断为胸主动脉瘤或夹层,若诊断年龄<50岁,或50~60岁不合并高血压;有家族史或表现为综合征,建议进行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