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预防工作支离破碎(混乱无序,JACC刊文提议成立,预防心脏病学,专业)
表1 预防心脏病学的服务范围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单采(LDL apheresis)
心血管风险评估
参与临床试验
预防心脏病学医生:要精通药物和非药物疗法
糖尿病管理的优化
遗传性和/或严重血脂异常
而且,随着心血管死亡率目前似乎已达到最低点,医疗系统无法支持其他治疗方法,尤其是价格过高且不能明显降低死亡风险方法。肥胖和糖尿病的流行,使得过去的成就受到威胁。
教育:预防心脏病学、普通心脏科医生、内科医生、医学生、出诊医生、患者及大众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为改善全民心血管健康,所有预防工作(包括二级预防、一级预防和零级预防)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
后来,人们又逐渐认识到,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与多种情况有关,血脂仅是其中一种,还常常需要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也存在类似问题。
共识建议,对于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都应使用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降糖药物,
服务:门诊、饮食/运动/戒烟咨询、心脏康复、PCSK9抑制剂、LDL-C单采、远程医疗
医生发现冠状动脉钙化,常采用更为积极的干预,比如,有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显著减少了心血管事件。
动脉粥样硬化是累及多个血管床的全身性疾病,包括颈动脉、主动脉、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
Lancet杂志另一项研究则发现,告知患者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心血管危险。
目前,我们已经从人群数据,如胆固醇等危险因素,转向了精准医学和更加个性化方法。
胆固醇的相关研究迎来预防心脏病的脂质调节时代,并催生了心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概念。
他汀相关肌肉症状的评价与管理
在预防心脏病学领域,影像学(如颈动脉超声检查和冠状动脉钙分数)、新型生物标志物、遗传学检测等,取得飞速进展,服务领域正在不断扩展(表1)。
研究: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临床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器械验、注册研究和样品保存
具体包括:合并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患者;在确诊心血管病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中未包含这几种药物;已确诊心血管病的患者,新发现有2型糖尿病;因心血管病或糖尿病相关临床事件而住院的患者在出院时处方这几种药物。
近期,JACC发表观点文章指出,“预防心脏病学”应作为一个新的学科,以适应预防工作的需要。
来源:Shapiro MD, et al. Preventive Cardiology as a Subspecialty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J Am Coll Cardiol, 2019, 74: 1926–1942.
美国心脏病学院(ACC)近期发表了《ACC关于降低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专家共识》。
预防心脏病学也需要培养合格的从业者,来以满足不断增长需求(表2)。
危险因素评估工具也有问题,传统的评分常低估了危险,而现代的工具常高估了风险。
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对于预防心脏病学,作者认为其发端于佛明汉研究,而后4S研究等一系列他汀研究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坏胆固醇(LDL-C)水平似乎没有下限。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风险评估和治疗,颠覆了临床医生的认识。
表2 预防心脏病学的人员和职责
虽然很多患者没有过早死亡,但存活下来的患者仍残留不同程度的残疾,需要持续就诊,花费巨大。
新型降糖药物能显著改善伴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结局,但目前心脏科医生仅仅处方了5%的SGLT-2抑制剂,绝大部分是由糖尿病医生开出的。
戒烟
生活方式咨询
心脏康复
预防心脏病学:范围和人员配备
影像学:重要的辅助工具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尤其<60岁患者
文章指出,虽然美国心血管病死亡大幅下降,但至少与一半因冠脉介入等技术进步有关,而不是因为预防疾病。
糖尿病:从降糖到降低危险
无创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检查
基因检测
诊断:实验室检测、影像学学检查、基因检测、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但是,心血管预防还处于婴儿期,并且在教育、培训、实施等方面支离破碎,混乱无序。
如下图所示,预防性心脏病包括传统上的内科学、内分泌学和心脏病学等既定学科领域内的管理,未来的预防性心脏病专家也应精通代谢管理和心血管疾病管理,善于实施包括非药物疗法(如饮食和行为改变策略)在内的诊疗手段。
预防心脏病学:始于降胆固醇
优化高血压管理
工作人员:心血管医生、临床药师、营养师、遗传咨询师、护士
以前,人们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是衰老的必然结果。如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可以预防,降低胆固醇水平总是有效的,尽管在某些人群的效果较小。目前人们又将目光移到甘油三酯、Lp(a)和炎症上。
营养干预
应对肥胖和糖尿病,要吃“活”的东西!Nature子刊综述称,精制淀粉和糖要为全球肥胖和糖尿病负责!
近期,Nature子刊一篇文章指出,要解决目前肥胖和2型糖尿病流行,要从食物入手,应当吃具有生物活性的食物,例如水果、坚果、种子、非淀粉类蔬菜、豆类、植物油、全谷物、酸奶和鱼,而少吃加工食物。大量新的研究证明,要解决肥胖和糖尿病的问题,要关注食物的类型和饮食质量,而非营养素。文章指出,水果、非淀粉类蔬菜、坚果、豆类、酸奶、鱼和全谷类食品可减轻体重。杨进刚阜外2023-09-03 08:05:330000心血管病防控,管好代谢关键!ESC圆桌会议见解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建军在本刊述评称,中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从1990年的5013万到2019年的1.2亿,增加了一倍多,死于心血管病人数也几乎翻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心血管病的预防问题,需要切实防治心脏代谢危险因素。近期,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组织专家召开心血管圆桌会议,探索识别和治疗多种心脏代谢合并症的挑战和障碍,以及基于机制的可潜在干预多种疾病的方法。杨进刚阜外2023-10-04 14:28:540001好胆固醇太高,也有危险!韩国千万人研究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被认为是一种“好”胆固醇。越高越好吗?近日,韩国学者发表研究称,高HDL-C水平不一定是好事,尤其对于年轻人。研究发现,HDL-C与心血管死亡之间存在U型相关。HDL-C为50~79mg/dl时心血管死亡风险最低。青岛3.5万人追踪8年:吃水果,防中风!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居民头号杀手,占总死亡18.5%。近期,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一项对3.5万余人随访8.1年的最新分析显示,经常吃水果能防中风。研究显示,与几乎不吃水果的人相比,一周吃水果≥4次者脑卒中发病风险降低44%。其中在男性降低46%,女性降低42%。进一步考虑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和血糖,水果预防中风的效果依旧很“坚挺”。为什么水果能保护大脑?阜外医院姚焰团队:射频消融治疗无症状持续性房颤应谨慎
房颤射频消融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根治房颤。一般说来,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和部分持续性房颤患者也适合射频消融,尤其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欠佳且症状明显的患者。那么患者如果没有症状,究竟是否也需要做射频消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