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光教授等发文称(家庭血压监测可改善我国高血压防控)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等在《临床高血压杂志》发文指出,中国高血压控制的关键障碍就是低知晓率和低控制率,家庭血压监测是改善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中国现有成年高血压患者2.45亿,高血压患病率达27.9%,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 和 16.8%。 作者指出,尽管中国的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都有所改善,但绝对数值还是很低。 随着人口寿命延长、生活方式发生快速变化以及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肥胖等疾病盛行,毫无疑问中国高血压患病率仍会升高,这会为高血压的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 据作者分析,不管用传统血压诊断标准还是美国新高血压指南的标准,如果仅用诊室血压,会漏诊大约10%的“隐匿性未控制的高血压”,而超过20%的“白大衣性未控制的高血压”则会接受过度治疗。 作者强调,家庭血压监测对于高血压诊断和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期,王继光教授也牵头发布了《2019年家庭血压监测指南》。 在中国,家庭血压监测的应用率在逐渐升高,尤其现在有了特别针对亚洲高血压人群的指南文件,中国高血压联盟也公布了家庭血压监测指南,诊室外血压监测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2018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建议应用家庭血压监测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管理高血压。 对于诊室血压为 130-139/85-89 mmHg或140-159/90-99 mmHg的患者来说,家庭血压监测可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在前一种情况,家庭血压监测有助于揪出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在后一种情况,家庭血压监测则有助于确定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 如果未治疗状态下最近的血压测量显示血压正常,每年在家中至少测1次血压;如果初步诊断或新确诊高血压或高血压未控制住,应在每天早晨和晚上测2~3次血压,连续测5~7天。 为了执行指南的建议,目前中国正在建立基于网络和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全国性血压监测系统。 这个系统既支持家庭血压监测,也支持在公众场所测量血压,包括商场、办公楼、工厂等。在这个监测系统下,高血压患者有望在家中用标准的方法规律监测血压,这些数据输出后提交临床分析并给予信息反馈。 另外,中国各类医院正在建立基于网络和微信等的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通过运用蓝牙、无线远程网、Internet广域网等前沿通信技术,建立连接多种检测设备的诊疗及随访网络。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好这两个系统后,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均有望在数年内提高到70%以上,从而将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提高到50%或更高。 那时可能可以考虑将130/80 mmHg作为降压治疗的目标甚至是高血压诊断阈值了。 文章还报告,在中国,目前应用最多的降压药物是钙拮抗剂(CCB),应用率达55.2%;其次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应用率分别为28.5%和9.4%。 两药联合应用最多的是CCB ACEI或ARB(34.7%),其次是利尿剂 ACEI或ARB(14.4%)、CCB β受体阻滞剂(11.5%)。 来源:1、Guo QH, Zhang YQ, Wang JG. Asian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Current status, home blood pressure, and specific concerns in China.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19 Oct 17.2、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209-220.3、中国高血压联盟《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委员会. 2019 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635-639.
一胖毁所有!中国慢病研究超43万居民分析:健康体重可防12%慢病风险
根据中国疾病负担报告,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阻肺和肝癌是导致我国人群寿命年损失、缩短生命长度的前五位死因,严重影响期望寿命的增长。而体重增加是导致国人疾病负担增加的第六位危险因素。近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一项对近43万人进行的最新分析显示,只要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可减少12%的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慢阻肺和糖尿病的慢病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8-31 17:10:48
0000喝酒4小时内,房颤发作风险明显增加!ACC 2021
5月17日,在202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上公布的HOLIDAYMonitors研究表明,阵发性房颤患者喝酒后4小时内,房颤发作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而且喝得越多,风险越高。研究者发现,总体上,阵发性房颤患者喝酒4小时内,房颤发作的风险就会增加1.26倍。如果只喝一杯,房颤发作的风险增加1.02倍;但如果喝2杯或2杯以上,房颤发作的风险就会增加2.58倍。可乐又闯祸:长期大量饮用可致严重低钾血症
她,26岁,疲劳、双下肢肌肉无力1个月。他,18岁,乏力2个月。她,36岁,渐进性乏力3个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莉等曾经接诊过这样几位特殊患者,而且患者发病前身体都是棒棒的,并无其他沉疴暗疾。那么这些患者到底怎么了?经过一系列检查,杨莉等发现了共同点:这些患者伴有低血钾症、代谢性碱中毒,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喜欢喝可乐。预防心血管病,鱼油无益也无害?!JAMA子刊研究
此前,凭借REDUCE-IT等研究积累的一些证据,纯鱼油制剂在心血管预防领域声名鹊起。但近来不断有研究发现,纯鱼油制剂可能并没有太多益处。澳大利亚研究称,吸烟增36种心血管病及死亡风险,45岁前戒烟能降90%风险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发现,吸烟增加所有心血管疾病风险,至少一倍。45岁前戒烟能降低90%的风险。研究小组跟踪了大约19万名45岁以上的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调查了吸烟对36种心血管疾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