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健康谣言有5个窍门
在实验室中的动物,比如老鼠或细胞上进行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代表着科学发现过程中的初级阶段。
1、有无研究,以及这一研究经过同行评审吗?
来源:ScienceAlert
对一项和我们每日健康有关的研究,它的结论需要反映出因果关系,而不仅仅是一个相关关系。
患病风险上升50%可以意味着从你从原来0.1%的患病风险上升到了0.15%,听起来也没什么。
虽然发表的研究,过程并不完美,但能证明一项问题已经经过了详细审查。
4、某种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有多大?
如何辨别健康谣言?可以看一下几个问题:
3、结论是相关关系,还是因果关系?
没有研究过的,可能是编出来的。
5、该发现是否还有其他研究的证实?
如果据称你的患病风险增加了50%,听起来很瘆人。但是,但是如果原来的患病风险就很低,那么50%的风险增加就代表不了实际患病风险大幅上升。
只有一个单独研究,即便它是一个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也是有疑问的。
2、这项研究是在人体上开展的吗?
0000
相关推荐
用生酮饮食和间歇禁食防病有争议!美国学者称
对于减肥以及养生,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热门词出现,比如一些养生达人提倡的生酮饮食以及间断性禁食,这些饮食模式到底靠不靠谱呢?近日,美国国立犹太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员回顾了现有的关于生酮饮食和间歇性禁食的科学研究,得出结论说,这些饮食似乎确实能帮助人们在短期内减肥,但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它们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生酮饮食一个脂肪高比例、碳水化合物低比例,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合适的配方饮食。陈义汉院士述评:中国心血管研究发展机遇千载难逢,有七大优先发展主题
近日,同济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陈义汉院士为本刊撰写述评指出,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但是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缺乏对重大科学问题的认知和鉴别他认为研究的关口严重后移,应该把防治研究的重点放在一、二级预防层面,而不是三级预防层面。体重骤减,若有这些症状提示患癌!牛津大学研究
如果不是刻意减肥,出现突然的体重减轻,就需要警惕了,也许是患癌的警示!近日,牛津大学的学者在BMJ发表研究称,体重突然减轻的同时伴有一些临床特征或体征以及血液检测指标异常,则提示患癌症可能性大。研究发现,对于男性,体重突然减轻并伴有这10种临床症状或体征,包括腹痛、食欲不振、吞咽困难、咯血、非心源性胸痛、腹部肿块、胸部症状、缺铁性贫血、黄疸和淋巴结疾病,则患癌可能性较大。中国慢阻肺负担仍较重!云南学者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10-04 09:42:20
0000早睡或晚睡,都不好!?英国研究
一项英国研究表明,在午夜或更晚入睡的人心血管病发病率最高,在晚上10点到11点间入睡的人发病率最低。这也意味着,早睡或晚睡都会对心血管健康不利。这项研究共对英国生物银行8.8万人进行了分析,通过腕式穿戴设备收集7日以上入睡和清醒时间。平均随访5.7年,3.6%的人发生心血管病。在校正多种因素后,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