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龄血脉康降压,堪比氯沙坦!? Circulation子刊中国研究
2月2日,北京中医药大学Ying Gao和上海长征医院吴宗贵等在Circulation心血管质量和预后子刊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多中心、双盲、非劣性研究表明,在无心血管病或未控制的糖尿病、65岁以下的成年轻度高血压患者中,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8周的降压效果不劣于氯沙坦,且耐受性良好。
轻度高血压是指血压为140~159/90~99 mmHg。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说明,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倾向于选择天然药物的患者来说,松龄血脉康胶囊可作为一种替代降压药物。
阜外医院李静教授在同时配发的述评中指出,既往的动物实验发现,松龄血脉康胶囊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其降压机制类似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该研究显示,松龄血脉康胶囊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类均似于氯沙坦。
这些具有前景的研究说明,在治疗轻度高血压时,松龄血脉康胶囊具有替代氯沙坦或其他RAAS抑制剂的潜能,而不仅仅是作为补充治疗药物。
李静表示,希望能进一步看到有高质量证据的长期预后研究来解答松龄血脉康胶囊的降压效果是否能转化为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以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另外,由于降压药物基本需要终生服用或持续使用几十年,在庞大的人群中验证松龄血脉康胶囊的长期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松龄血脉康胶囊获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已有十多年,来自真实世界的数据可能会提供有价值的安全性数据。
该研究纳入755例18~65岁、既往无心血管病或未控制糖尿病的轻度高血压患者,经历2周的导入期后,各有314例患者被随机分入松龄血脉康胶囊组或氯沙坦组,治疗8周。628例随机分组的患者中,52.1%为女士,平均年龄为52.6岁。
8周后结果显示,与基线相比,松龄血脉康胶囊组或氯沙坦组的平均舒张压分别为7.9 mmHg和8.1 mmHg;95%可信区间下限为-0.24 mmHg,高于预先设定的非劣性下限-2.5 mmHg,说明松龄血脉康胶囊组不劣于氯沙坦组。
而且,松龄血脉康胶囊组的高血压症状总评分(−5.7分 vs −5.0分)、总胆固醇水平(−0.1 mmol/L vs 0.1 mmol/L)改善程度均明显大于氯沙坦组。
在其他血压指标和患者自我报告的结局方面,两组的变化无明显差别。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相似。
来源:
[1]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mpared With Losartan for Mild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Noninferiority Trial.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 2 Feb 2022
[2] Jing L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Hypertension.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 2 Feb 202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70岁老人,每天应至少锻炼20分钟!意大利研究
一项意大利研究称,在70岁时每天至少锻炼20分钟,可以降低日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研究人员称,这种影响在男性中最为显著,在75岁、80岁和85岁时减轻。研究纳入2754名年龄至少65岁的参与者,平均年龄75岁,60%为女性。分析了每天锻炼至少20分钟对心血管,包括缺血性心血管病、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不参加体力活动的人相比,体力活动的人患的冠心病和心衰发病率较低。杨进刚阜外2023-09-28 08:05:56
0000葛均波院士在Lancet-CAMS峰会报告“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
10月26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在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科学峰会(Lancet-CAMS)报告“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CHI),同时摘要在lancet在线发表。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CHI)的方法学文章已经BMCPublicHealth杂志发表。葛均波介绍,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的数据来自15个国家级数据平台,由五大维度52个指标组成。杨进刚阜外2023-08-24 18:10:17
0001《中国循环杂志》恭祝全国同道鼠年吉祥安康!不忘初心,筑梦青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跨年,是回首的时候,更是感恩的时候。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发布的结果显示,《中国循环杂志》核心影响因子不断升高,2018年核心影响因子达到2.536。《中国循环杂志》核心影响因子在21种心血管病学类期刊中排名第1位,在全国2049种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5位。此外,《中国循环杂志》各新媒体用户累计已经超过30万人!杨进刚阜外2023-09-01 13:41: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