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研究称(CRT治疗右束支阻滞心衰无效)
这项新的研究集中于两种不太常见的心脏传导异常性疾病: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和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延迟(NICD),通常被称为“非LBBB”。
尽管缺乏证据证明其在这些患者中的有效性,但目前指南建议,当合并非LBBB的心力衰竭患者在药物治疗后仍然出现呼吸短促或劳累等心衰症状时,可尝试CRT。
来源:Hiro Kawata, et al.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Defibrillator Therapy for Nonspecific Intraventricular Conduction Delay Versus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J Am Coll Cardiol. 2019. DOI: 10.1016/j.jacc.2019.04.025.
根据JACC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心衰患者在药物治疗后仍有心力衰竭症状,使用CRT无获益。但是对于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延迟(NICD)患者,那些长QRS的患者很可能从CRT中获益。
该研究的同期述评指出,该研究的结果挑战了我们将CRT候选患者分为非LBBB和LBBB这两类的惯例。
目前,大多数关于心衰患者CRT治疗的研究都集中在最常见的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与同一组植入ICD的患者相比。在RBBB患者中,无论其QRS持续时间长短,CRT-D与ICD相比没有带来更好的结局。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该研究在5954例植入除颤器的NICD或RBBB老年患者中,研究发现,QRS超过150 ms的NICD患者对CRT-D反应最好,在这些患者中,CRT-D与3年的死亡风险降低、任何原因再入院以及心脏疾病再入院有关。
众所周知,CRT可以改善LBBB患者的心脏功能,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RBBB或NICD患者使用。
心碎综合征复发率7.5%,β阻滞剂治疗有效!美国研究
应激性心肌病,又称心碎综合征。已有研究证明,应激性心肌病可能与严重的临床并发症相关。近日,美国一项基于人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提示,应激性心肌病复发率7.5%。研究对象为2006年至2016年间就诊的应激性心肌病患者519例。中位随访5.2年,有39例(7.5%)出现复发,84例(16.2%)死亡。在多变量模型中,与高复发或死亡风险相关的因素有年龄、男性、糖尿病、肺病和慢性肾病。若未用这三种救命药物,心血管高危人群风险高!PURE研究最新分析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阿司匹林、降压药及他汀类药物是最重要的“救命药物”。近日,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PURE研究)发表数据显示,在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生活的大部分社区,没有使用这三种“救命药物”的居民,心血管风险明显升高。研究者分析了21个国家592个社区的16.3万名成年居民的随访数据,其中约9.3万人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杨进刚阜外2023-09-11 09:46:070000β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是一线药物!欧洲心脏杂志难治性心绞痛最新观点
有些患者尽管用上抗心绞痛药物,尽管放了支架或者做了搭桥,但依然每天或每周都会发生一次心绞痛。这种难治性心绞痛比例在2%~24%之间。近日,《欧洲心脏杂志》一文就难治性心绞痛的治疗进行了探讨。作者指出,有些治疗对一部分患者较为适合,但却对另一部患者无效,因此要合理评估给予患者个体化治疗。冠脉狭窄不严重,也会发生难治性心绞痛杨进刚阜外2023-09-13 11:51:220000用太极拳康复心脏,效果堪比快走!北大人民医院丁荣晶等研究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运动健身项目,而传统太极拳需要一定的学习曲线,对于心脏病患者而言有难度。简化杨氏太极拳由传统太极拳中10种招式组成,包括是起势、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学习简单,容易掌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丁荣晶等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简化杨氏太极拳可作为稳定性心血管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体弱、心肺功能差、机体耐力低下者的有效运动康复手段。缺血仅导致症状,斑块才引发心梗!ISCHEMIA试验最新分析:判断预后,病变严重程度比缺血更重要
去年公布的ISCHEMIA试验发现,对于症状稳定且不严重的患者,或可不必采取常规的介入干预策略。近日,ACC2020/WCC上发布的该研究最新分析发现,病变情况预测死亡或心梗风险的效果较好,明显超过了缺血程度。研究显示,冠脉轻度病变的患者远期预后良好。而严重缺血和全因死亡不相关,仅与缺血恶化和心梗弱相关。杨进刚阜外2023-09-03 08:41: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