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危人群范围再扩大?欧洲心脏杂志述评文章
对于心血管的风险,一般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不同危险程度有不同的管理策略。
近日,但欧洲心脏杂志一篇述评文章指出,极高危患者的其实还包括了风险更高的患者,也就是超高危(extremely high risk)。
超高危患者应使用最大剂量的他汀、立即联合治疗和使用新型降脂药物治疗。
ESC指南建议,对于在超高危患者,如尽管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但在两年内血管事件复发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 1.0 mmol/L。(IIb/B)
作者建议超高危风险患者包括:
1、一级预防中,心血管危险评分>20%(如60岁吸烟男性,收缩压>160 mmHg,以及总胆固醇 6 mmol/L);
2、过去 2 年内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其他血管事件史;
3.急性冠脉综合征后伴有外周血管疾病或多血管疾病;
4.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疾病;
5,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后;
6.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和至少一个额外的危险因素 [ Lp(a) >50 mg/dL 或 hsCRP >3 mg/L 或慢性肾病(eGFR <60 mL/min/1.73 m2)]
在治疗方面,秉承将LDL-C “降得低一点,控制得早一点,控制久一点”更好,靶目标是将LDL-C降低到<40 mg/dl。
国际脂质专家组声明建议的超高危患者为:
(1)最近2年复发性心梗 血管事件病史;
(2)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3)急性冠脉综合征 多血管床病变;
(4)急性冠脉综合征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5)急性冠脉综合征 糖尿病 至少一种其他危险因素(包括hsCRP≥3 mg/L和/或eGFR<60 ml/min/1.73 m2和/或脂蛋白(a)> 50 mg/dl的慢性肾病 )。
相比国际脂质专家组声明,这个述评又扩大了人群范围。
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管理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则指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风险因素患者调脂治疗目标值为LDL-C<1.4 mmol/L,且较基线水平降幅≥50%。
高风险因素包括:复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事件;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糖尿病;心、脑或外周多血管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LDL-C水平≥ 4.9 mmol/L。
来源:
[1]Dyrbuś K, Gąsior M, Penson PE, Banach M.Extreme cardiovascular risk-do we need a new risk category? Eur Heart J. 2021Nov 18:ehab771.
[2]Banach M, et al. Optimal use of lipid-lowering therapy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 Position Paper endor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Lipid Expert Panel(ILEP). Pharmacol Res. 2021 Feb 16.
[3]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管理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2020,35:941-947.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0.10.001.「下载全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心脏病发作时该用力咳嗽?心脏病和咳嗽关系再梳理
网络上有传言称,心脏病发作,用力咳嗽能救命!还请人把这个方法转给心脏有问题的人。文章称,“有研究人员指出,在心跳骤停时,病人的血液循环会突然停滞;如果在心脏骤停发生前,能猛烈地咳嗽(咳嗽会增加胸廓内部的压力),就能对心脏起到直接按摩的作用。”这一说法对不对呢?近期发表在生理研究杂志的文章指出,心肺复苏指南并未推荐剧烈咳嗽用于心肺复苏,甚至还有学者认为其可能有害。长峰医院火灾致21人死亡 北京市:当务之急是全力以赴救治伤员
4月18日12时57分,北京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接警:北京长峰医院住院部东楼发生火情。接警后,消防、公安、卫健、应急等部门即赴现场处置。13时33分,现场明火被扑灭。15时30分,现场救援工作结束,共疏散转移患者71人。截至当日18时,经转院救治无效,21人不幸死亡。被烟熏黑的窗户口(央广网)健康号2023-04-19 13:55:070000外周动脉疾病手术,吸烟增并发症风险!JAMA子刊研究
有间歇性跛行而需要手术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如何让手术效果更优?近日发表在JAMA心脏子刊上的一项研究提醒患者:手术前戒烟吧!这项研究共纳入14350例行血运重建手术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研究者对其中7710位参与者进行了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析,其中包括3855例吸烟者和3855例做手术这年不吸烟者。美研究:高个人患癌风险高
前一段时间,美国心脏协会说,个儿太高太矮都不好,太高的容易得房颤和一种叫“马凡综合征”的糟糕的病。近日,长得高的人又迎来一则坏消息:美研究发现,个儿高的人得癌症的风险更高,比如黑色素瘤。研究显示,高个儿身高每高出10cm就会增加约10%的患癌风险。其中高个儿男士的罹患风险增加9%,高个儿女士增加12%。JACC:TAVI术后后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率3%,多在30天内发生
近日,JACC发表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率为3.02%,多数在术后30天内发生。对1820例经股动脉路径的TAVR患者中位随访1年,有55例患者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其中74.5%发生在术后30天内,25.5%在手术两年后发生。研究显示,葡萄球菌(占40%)和链球菌(占3.6%)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