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介入高出血风险定义(警惕终末期肾病和中重度贫血)
10.过去12个月内存在创伤性颅内出血者;
近期,高出血风险学术研究联盟(ARC-HBR)发布了《2019共识文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高出血风险的定义》,该共识基于现有证据,提出了高出血风险患者的定义的20条标准,包括14项主要标准和6项次要标准。
7.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
5.长期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类固醇类药物;
该ARC-HBR共识文件是定义高出血风险的第一个实用方法,该共识旨在为临床试验确定高危出血人群提供统一的定义,用于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装置和药物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4项主要标准
12.过去6个月内有中-重度缺血性卒中;
3.中-重度贫血(Hb< 110 g/L);
4.6个月内发生需要住院或输血的自发性出血(或反复发作);
6.慢性出血体质;
4.12个月内发生需要住院或输血的自发性出血,且不符合主要标准;
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高出血风险患者的识别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定义这一人群方面缺乏标准化。
6项次要标准
8.过去12个月内存在活动性恶性肿瘤(除外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活动性恶性肿瘤定义为12个月内诊断和/或需要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或放疗);
2.慢性肾脏病(eGFR 30~59 ml/min);
11.存在脑动静脉畸形;
共识指出,如果满足至少1个主要标准或者2个次要标准,可认为该患者属于高出血风险。
来源:Philip Urban, et al. Defining high bleeding risk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consensus document from the academic research consortium for high bleeding risk. Eur Heart J, ehz372, /10.1093/eurheartj/ehz372. Published: 22 May 2019.
6.任何时间发生的缺血性卒中,且不符合主要标准。
14.最近30天内的大手术或创伤。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1.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
13.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期间拟行大手术;
2.终末期慢性肾脏病(eGFR <30 ml/min);
5.PCI前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100×10⁹/L);
3.轻度贫血;
9.颅内出血史者;
1.年龄≥75岁;
我国6%大城市居民重度抑郁,确诊者中高富帅比例高
一项纳入近2万人的研究发现,在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中,有6%的人有重度抑郁症,不过其中仅8.3%前去就医并确诊,确诊者中七成为男士,且年轻多金,月收入较高,不过也多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重度抑郁症患者不仅生活质量较差,身心备受折磨,还影响了工作,缺勤率、工作效率低下等都较毫不抑郁的人高出2倍多。但是,这些重度抑郁者中,确诊后仅51.5%接受药物治疗。近四成心血管死亡,因不健康饮食!西安交大一附院全球疾病负担分析
很多心血管病与“吃”有关。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学者应用全球疾病负担数据进行的一项分析表明,不健康饮食导致全球36.9%的心血管死亡。2019年,使690万人因心血管病死亡,较1990年增加了34.3%。在204个国家中,中国因不健康饮食导致心血管死亡人数远超其他国家,为180万人,其次为印度(110万)。全球因不健康饮食导致心血管死亡人数杨进刚阜外2023-09-24 09:20:26
0000上班族,你妈让你管好自己的血压!
一般而言,年龄越大,血压越高。与退休的人相比,上班族的身体应该要好一些,更何况,现在很多人还体检啊。且慢,阜外心血管医院王增武和郭瑞医生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的上班族不但血压高的人很多,高血压前期,也就是马上就成为高血压的人更多。有些人老觉得,搞心血管病防治的人真是婆婆妈妈,老说血压、血脂什么的,我又没有症状,管那么多干嘛?经常洗桑拿那么神奇?降压、预防心脏病和呼吸疾病...
近期,美国高血压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桑拿可降低血压升高的风险。与每周一次桑拿浴者相比,每周4~7次桑拿浴,患高血压的风险降低近一半。该研究发现,与一周一次桑拿浴者相比,每周桑拿浴2~3次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降低24%;每周4~7次桑拿浴的人高血压患病风险降低46%。管住肥胖,应从儿童期抓起!丹麦研究
丹麦一项研究发现,超重儿童的心脏代谢损伤在6~8岁即出现,不过在学龄前儿童并不明显。研究者认为,这为积极干预提供了窗口期。这项研究对335位学龄前儿童(2~5岁)和657位学龄儿童(6~8岁)进行了分析,两组儿童中超重者比例相似(2015年约14%)。结果发现,学龄儿童中,超重者收缩压、血糖、胰岛素抵抗等均高于未超重者。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盛行,中国负担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