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健康美国人计划,实施情况白皮书,知晓心脏病和卒中症状及呼叫救护车是核心指标)
51.3%
(2014)
197.7
(2007~2010)
目标
39.6%
33.4%
0.66%
15%
(2006-2007)
(2014%)
28.7%
61.2%
82.1%
(2011~2014)
(2008)
(2013~2016)
在“健康美国人”计划37个核心指标中,有38%达成或超额完成;19%有改善;11%没有变化,8%有恶化趋势。
1、Pahigiannis K, et al. Progress Toward Improved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the United States-Healthy People 2020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Objectives. Circulation.2019;139:1957–1973.
85.5%
(2011-2014)
高血压控制率(年龄校正,%,≥18岁)
3.5%
(2014-2015)
高血压患病率(年龄校正,≥18岁)
33.7%
表 2020健康美国人计划核心指标、基线情况、完成情况和目标
(2005~2008)
49.7%
8.7
129.2
92.9
51.9%
(2011~2014)
(2014)
高血压前期患者符合指南推荐的体力活动水平(年龄校正,≥18岁)
64.5%
40.6%
64.7%
知晓脑卒中的症状(年龄校正,%,≥20岁)
66.1%
51.3%
平均胆固醇水平(年龄校正,mg/dL,≥20岁)
( 2011~2014)
69.5%
脑卒中死亡率(年龄校正,每10万人)
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控制率(%,≥18岁)
(2017)
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年龄校正,≥18岁)
45.7%
95.3%
(203-2016)
(2017)
心力衰竭住院率(每10万人,65-74岁)
67.5.%
190.9
指标
(2005-2008)
(2011~2014)
知晓心脏病发作症状以及知道呼叫救护车的重要性(年龄校正,%,≥20岁)
51.6%
(2007)
11.7%
34.8.
(2013~2016)
(2013~2016)
103.4
56.1%
177.9
28%
53.9%
3.2%
(2009)
(2005~2008)
43.6%
冠心病患者LDL-C水平低于推荐值(年龄校正,≥20岁)
成人高胆固醇血症(年龄校正,≥20岁)
88.5%
47.1%
1979年,美国开始推行“健康美国人”计划。目前美国正在推行的是“2020健康美国人计划(HP2020)”。该计划共分三个领域,包括预防、发病率/死亡率和诊疗指标。
知晓脑卒中发作症状以及知道呼叫救护车的重要性(年龄校正,%,≥20岁)
(201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青少年儿童高血压(%,8-17岁)
59.3%
(2014)
64.1%
(2005-2008)
近期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中,也有中国对应的部分指标,大家可以检索比对。中国也在制定健康中国规划,希望这些指标有借鉴意义。
34.7%
81.5%
脑卒中患者LDL-C水平低于推荐值(年龄校正,≥20岁)
94.7%
37.6
(2005~2008)
在过去两年内测量过血压,且知道血压值(年龄校正,≥18岁)
(2009)
18%
(2008)
(2005~2008)
29.5%
(2005~2008)
高血压患者符合指南推荐的体力活动水平(年龄校正,≥18岁)
13.5%
42.1%
33.0%
冠心病死亡(年龄校正,每10万人)
(2007)
高血压患者BMI达到指南推荐的范围(年龄校正,≥18岁)
(2011~2014)
2.2%
(2009)
高血压前期患者BMI达到指南推荐的范围(年龄校正,≥18岁)
90.6%

9.4
(2009~2012)
(2005~2008)
(2011~2014)
(2014~2015)
知晓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年龄校正,%,≥20岁)
(2007)
43.7%
(2005~2008)
(2014)
近日,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2020健康美国人计划”实施情况白皮书。
(2010)
68.2%
29.9%
56.4%
卒中患者在症状发作3小时内接受再灌注治疗(%)
下表介绍了“2020健康美国人计划(HP2020)”的所采用的部分指标、基线及完成情况和目标,尤其是将运动、体重、限盐、心脏病和卒中症状知晓率以及呼叫救护车的重要性也作为核心指标。
知晓呼叫救护车治疗脑卒中的重要性(年龄校正,%,≥20岁)
(2005~2008)
40.9%
(2014)
43.3%
(2011~2014)
58.3%
43.5
近期(年)
(2009)
来源:
在过去5年中查过胆固醇(年龄校正,≥18岁)
高血压患者膳食钠摄入达标(年龄校正,≥18岁)
74.6%
63.2%
(2007~2010 )
91.8%
37.2%
2、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209-220.
74.1%
心血管病患者在就诊时处方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18岁)
92.6%
10.4
(2008)
(2014)
30.5%
(2008)
(2006~2007)
基线(年)
14.4%
1.19%
92.7%
21.6%
52.3%
47.8%
26.9%
26.3%
左回旋支CTO 病变,该不该做?阜外研究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开通还是不开通,需要考虑患者病情及病变特点等多个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也不存在诸多变数!阜外医院乔树宾、王曼等发表研究称,打通左回旋支CTO病变未降低患者的5年死亡率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研究发现,左回旋支CTO男性患者居多,病变迂曲,近端存在大分支的比例较高。JAMA子刊研究:核磁检查发现的隐匿性心梗比临床确诊的心梗多
有一类心梗,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在客观检测是才能识别,这类隐匿性心梗的预后与临床确诊的心梗以及无心梗的正常人相比,其长期预后如何?JAMA心脏病学子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测出的隐匿性心梗的长期预后与临床诊断的心梗者相当。研究纳入了935名受试者,在基线时,隐匿性心梗(17%)比临床诊断的心梗(10%)更多见。两者在男性中比女性更常见。阿司匹林可防癌!?英国研究
50多年前,首次有证据表明阿司匹林对癌症患者有益。从那时起,有关于阿司匹林生物学效应的更多证据不断被报道。然而,关于阿司匹林用于癌症治疗的大量已发表证据均来自观察性研究。近日有英国学者汇总分析了118项已发表的涉及18种不同癌症患者的观察性研究。在总共约25万例服用阿司匹林的癌症患者中,研究发现,在确诊癌症后,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率比不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