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万人糖尿病研究称(脉压比收缩压更能预测视网膜病变)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这项研究包括1.2万例糖尿病患者,其中165人在中位随访4.8年期间发展成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累积发病率为2.83/1000人-年。
来源:Masahiko Yamamoto, et al. Pulse pressure is a stronger predictor th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for severe eye diseases in diabetes mellitus. J Am Heart Assoc. Originally published 16 Apr. 2019.
研究者指出,一定要注意糖尿病患者的脉压,一旦收缩压得到控制,最好避免舒张压过低。
日本研究人员报道,排除血糖控制的显著影响后,脉压比收缩压更能预测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被定义为威胁视力、需要治疗的糖尿病相关眼病。
脉压和收缩压预测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总准确度分别为58%和54%,但预测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准确性最高的仍是HbA1c,达80%。
相比之下,在校正其他变量后,脉压每增加一个SD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增加39%相关,收缩压每增加一个SD与风险增加22%相关。
在收缩压和脉压同时作为协变量的模型中,只有脉压增加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危险比=1.57)。
与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最相关的危险因素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增加一个标准差(SD)与风险显著增加2.2倍相关。
0002
相关推荐
阜外医院刘盛等报告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经验:56例手术全部成功,仅5例肺动脉压改善不理想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有效手段,但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近日,阜外医院心外科刘盛等在本刊介绍了该中心积累的围手术期管理经验。在2015-01至2016-11,该院心外科共完成56例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均无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后有2例出现灌注肺,2例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中美合作研究:只要有颈动脉斑块,或许都应吃他汀
“中美心血管病和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可预测未来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武阳丰等研究者认为,最大斑块面积的变化趋势可作为临床上风险评估和疗效评价的工具。研究发现,与没有斑块的人相比,新发斑块组、斑块逆转组、斑块稳定组、斑块进展组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均显著升高(风险比依次为3.5、5.7、6.2和7.3)。抗癌共享厨房陷入争议,网红两点回应道出内情,捐赠资金不受监管
最近,河南“抗癌共享厨房”因为“真假慈善”陷入争议。事情起因是店主张广兵发的一条经营困难视频,引来无数爱心人士出手相助,探店网红肉肉也慷慨捐助20万,热度涨不停。随后,店主被曝住豪宅开豪车,餐厅价格也不经济实惠,质疑声渐起,捐款的网红也被打成“托”,整得乱七八糟。健康号2023-04-15 16:25:280006BMJ:补钙不能预防骨折
有研究发现,我国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6%,65岁以上的妇女有8%可能发生股骨头骨折。而有些人想当然的认为,补钙能防治骨质疏松,减少骨折,强身健骨。更有厂家使用“活性”、“氨基酸”、“超吸收”等名词花言巧语欺骗。在西方国家30-50%的老年妇女都在服用钙补充剂,北京市则有46%的人自行购买钙补充剂。耳背或眼花的老年人容易痴呆
在近期召开的2019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AIC)上公布的两项研究表明,对于老年人来说,耳背或眼花会增加痴呆的发生风险,既耳背又眼花的老年人风险尤其高。另外,触觉和嗅觉有问题的老年人也更容易发生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