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背或眼花的老年人容易痴呆
另外一项研究纳入1810例70~79岁、基线无痴呆的老年人,其结果显示,与视力、听力、触觉、嗅觉均很好的老年人相比,四个感觉器官功能均出现严重问题的老年人在10年期间发生痴呆的风险增加5.8倍。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另有专家表示,视力或听力受损的老年人也许会很少参与社交,不积极进行身体锻炼,及时就诊的可能性也较低,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痴呆发生风险增加。
这两项研究表明,积极充分地参与日常活动,包括社交、身体锻炼、精神活动等,可促使大脑健康,从而预防痴呆的发生。
上述结果是在校正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水平、收入、体重指数、饮酒量、吸烟状态、体力活动、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治疗情况和载脂蛋白E水平等因素后得出的。
该研究纳入2150例至少75岁、基线无痴呆的老年人,其中14.9%存在视力受损,7.8%存在听力受损,5.1%听力和视力均受损。7年随访期间,319人确诊痴呆,219人确诊阿尔茨海默病。
在近期召开的2019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AIC)上公布的两项研究表明,对于老年人来说,耳背或眼花会增加痴呆的发生风险,既耳背又眼花的老年人风险尤其高。另外,触觉和嗅觉有问题的老年人也更容易发生痴呆。
来源:medscape网站
其中一项研究显示,7年随访期间,与耳聪目明的老年人比较,视力或听力受损的老年人发生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的一种)的风险分别增加11%和10%;视力和听力均受损的老年人发生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分别增加86%和112%。
专家指出,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剥夺大脑的感觉信息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后果。未来需要探索是否预防或纠正感觉器官功能受损会降低痴呆发生风险。
0002
相关推荐
Circulation发表顾东风团队10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工具:除传统危险因素外,新模型还包括腰围、南北方和城乡差别
9月28日,Circulation杂志在线发表了阜外医院顾东风团队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推出了一个新的针对国人的预测工具,以评估未来10年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风险,主要包括冠心病和脑中风。杨进刚阜外2023-08-03 14:21:48
0000巧用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顽固性冠脉痉挛!JACC子刊病例
常规抗冠脉痉挛治疗无效,这种心绞痛让人束手无策?近日,JACC子刊发表的一则病例中“下”了点特别的药解决了这个问题。患者是一位77岁的女性,主因休息和劳累时反复发作心绞痛和呼吸困难而入院。患者深受其扰已久。在其48岁时,即存在休息时胸痛以及运动相关的呼吸急促。患者并无心血管病风险因素。杨进刚阜外2023-09-16 08:05:11
0000弗明汉研究:55岁前发生的高血压遗传,心血管死亡风险更高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分析了弗明汉心脏研究中两代受试者的高血压发病及心血管死亡情况表明:早发(<55岁)高血压与其子女发生高血压密切相关,而且与晚发高血压相比,早发高血压的心血管死亡风险更高。研究者发现,如果父母中有一位或者两位是早发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风险分别增加1倍和2.5倍。而晚发高血压患者的子女患高血压风险与无高血压者子女相当。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等ACC大会将报告:急性心梗1型心肾综合征死亡风险增加近四倍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陈纪言教授和谭宁教授等团队主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属于1型心肾综合征的高危人群,且预后差。1型心肾综合征的定义是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和/或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出现急性肾损伤。研究连续纳入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PCI的1309名急性心梗患者。发现急性心梗患者中1型心肾综合征总发生率为8.9%。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36:24
0001【ESC2019】葡萄牙研究称:年纪轻轻得冠心病,别埋怨遗传,而是不健康生活方式
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得了冠心病?都是基因惹的祸?ESC2019上一项葡萄牙研究反诘:不运动、吸烟、血压高、糖尿病、血脂高比有易感基因推动作用大多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确实对早发冠心病有影响,但是如果一个人有两种及以上上述可控心血管危险因素时,遗传的作用没那么大了。在这项研究中,73%的早发冠心病患者中至少有上述3种危险因素,而健康对照者比例为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