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一附院学者研究称,近半数感染性心内膜炎无基础心脏病,主要累及左心系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学者发现,无基础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并不少见,占45.5%,其中有易感因素的患者较多,出现心脏并发症相对较少,病变以左心系统受累为主。
无基础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多见于存在易感因素的患者,在本研究中,有明确易感因素的患者有68 例,比例达37.1%。
研究还发现,无基础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变主要累及左心系统,右心受累仅6.6%
而且链球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但葡萄球菌感染的比例同样较高。
研究发现,年龄是患者预后危险因素,老年患者病死率高。
本研究中,无基础心脏病患者住院病死率为8.2%,1 年病死率8.7%,
年龄≥ 65 岁、长期血液透析是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随访结果显示,发生栓塞事件的患者1 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未发生栓塞的患者(81.0% vs 95.9%,P=0.002)。
此外,抗生素联合手术治疗的患者1 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的患者(95.3% vs 84.8%,P<0.001)。
研究者分析了2007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402 例成人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来源:吴珍珠,陈意,肖婷婷,等. 存在和不存在基础心脏病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比较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9,34:375.
0001
相关推荐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史上最大高血压研究,舒张压也可预测心血管病风险
关于收缩压、舒张压或两者都会导致心血管风险的争论由来已久。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发现,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可独立预测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该研究包括来自一般门诊130万人的3600多万个血压值,以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对8年间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或出血性卒中的影响。研究者称,该回顾性研究是“迄今为止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1:41:59
0000北汪芳教授:高血压精准治疗不是“炒作”!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汪芳教授认为,高血压精准治疗是“Hope”不是“Hype”。当前虽然在高血压防治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但仍面临不少挑战:高血压无症状,血压监测面临尴尬;诊断多凭借血压测量,而忽视了社会、行为、饮食、体力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杨进刚阜外2023-08-31 13:06:53
0001达格列净获获FDA批准治疗心衰!“灵魂砍价药物”又一喜讯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日批准阿斯利康降糖药达格列净(安达唐)一个新的适应症,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成人患者,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以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的风险。近期,由葛均波、霍勇、李勇等制定的中国专家建议也指出,对于射血分数<40%的心力衰竭,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达格列净均可作为心衰的基础治疗药物之一。达格列净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SGLT2抑制剂。这种疑难病,四成先出现肢体麻木!协和医院经验
有些病少见,临床表现也缺乏特异性,但却很要命,比如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自然病程仅3~5年。如何更好诊断,这种病有何特点?近日,北京协和医院田庄、何山等通过对2000~2019年该院确诊的30例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这种病临床异质性高,多以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起病,心脏受累明确但症状不突出,在无有效药物干预下总体预后差。心肌病磁共振专家共识发布:扩张性心肌病病因学诊断的有力工具
临床实践中,心衰和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往往较为繁杂和棘手,而心脏核磁共振在病因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方面,常可助一臂之力。本刊曾介绍过核磁共振在心力衰竭方面的应用[1],而近期心肌病心脏核磁共振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公布,将会进一步推动核磁共振在心脏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作用[2]。肥厚型心肌病疑诊或确诊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如下情况时建议行心脏磁共振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