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半数老人有骨关节炎(美研究称,每周快走1小时即可保持日常活动能力)
研究者建议,下肢骨关节疾病患者每周至少要1小时的中度到剧烈的体力活动(如快走)。
研究人员分析了1500多名年龄≥49岁的成年人,他们都有下肢骨关节病,有疼痛或僵直症状,但没有残疾。
研究者每两年进行一次步速≥1米/秒(无活动障碍)无障碍状态评估,并自我报告日常生活活动无限制(无活动障碍)。并分析确定了针对这类人群活动强度的最佳阈值。
数据显示,每周1小时的运动减少了86%的行动不便的风险,比如步行太慢以至于无法安全穿过马路,或步速低于1米/秒),以及45%的日常生活能力受限(如房间内行走、洗澡和穿衣)风险。
近期,美国预防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每周仅1个小时的快走即可让这些患有骨关节炎的老年人保持日常活动能力,避免老年下肢关节炎所导致的活动障碍。
来源:Dorothy D. Dunlop et al. One Hour a Week: Moving to Prevent Disability in Adults With Lower Extremity Joint Symptoms.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March 19, 201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中国骨关节炎防治认知白皮书》显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60岁以上老人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在不同程度上患有该病。我国骨关节炎的发病约占总人口的10%,约1亿人。
0000
相关推荐
上海仁济医院李焰生:应该淘汰“颈性头晕”或“颈性眩晕”的诊断
头晕,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在影像学广泛应用的当今,许多患者的头晕或眩晕被认为与影像学发现的颈椎退行性变有关,被诊断为“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后循环缺血”或“颈性头晕”。这些诊断合理吗?上海仁济医院李焰生教授认为,应该淘汰“颈性头晕”或“颈性眩晕”的诊断概念。绝大多数这些诊断缺乏可靠诊断标准,各种药物或手术治疗疗效也缺乏科学验证。LDL-C较低的高龄心梗患者,预后反而较差!阜外医院李建军等研究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老年人不良预后的关系仍存争议。阜外医院李建军等研究提示,LDL-C<1.8mmol/L与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高心血管死亡率相关,尤其是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升高时。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1:42:01
0000搭建交流平台!《中国循环杂志》和《欧洲心脏杂志》联合举办中国优秀研究中心推介会议
9月2日,在法国巴黎举办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19)上,《中国循环杂志》和《欧洲心脏杂志》联合举办了专家讨论会。会议的目的是推荐中国的心血管卓越中心,参加推荐的中心将在《欧洲心脏杂志》的CardioPulse栏目进行介绍。《欧洲心脏杂志》总编ThomasF.Lüscher表示,中国科学研究发展很快,高水平研究越来越多,他也欢迎中国的研究者关注《欧洲心脏杂志》系列期刊。杨进刚阜外2023-08-28 14:42:06
0000长期用抗生素增糖尿病风险!护士健康研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会改变肠道菌群,而这些微生物群又涉及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慢性疾病等等。近期,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抗生素与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数据显示,与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相比,接受抗生素治疗15天至2个月或持续时间大于2个月的受试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分别增加23%和20%。上海东方医院学者:≥65岁人群近半LDL-C异常,但服用他汀者仅5.31%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KuangY等在社区≥65岁人群中进行的研究表明,近半人群LDL-C异常升高,但服用他汀者仅5.31%。在这项近4000老年人中,有3.16%属于心血管极高危人群,28.63%属于心血管高危人群,21.92%属于心血管中危人群。有7.77%的人已罹患心血管病。杨进刚阜外2023-08-03 17:01:35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