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联合发布(中国20年心血管病标化死亡率下降28,中国有近1亿心血管病患者)
作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医保覆盖增加、医疗技术进步、政府倡导的针对卒中预防的公卫环境改变。
研究也发现,1990年至2016年,每年死于心血脑管病的人数从251万增至397万。
1990至2016年间,全国心脑血管疾病负担(以年龄标准化伤残调整寿命年衡量)显著下降,其中女性的降幅达43.7%,高于男性 24.7%。
作者称,该研究提供了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的新数据,有助于各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措施和相关公共卫生政策。

来源:Shiwei Liu, Yichong Li, Xinying Zeng, et 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hina, 1990–2016: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JAMA Cardiology, 13 March 2019.
心脑血管疾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14.7%。其中,冠心病增加19.1%、缺血性卒中增加36.6%、心肌病和心肌炎增加23.1%、心内膜炎增加26.7%。
研究发现,从1990年~201年间,年龄标化死亡率下降幅度达28.7%,从432/10万人下至308/10万人。

作者也指出,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标准,中国仅0.2%居民为理想心血管健康状态,这一数据令人吃惊,并呼吁制定公共卫生策略,预防心血管病。
年龄标化的死亡率下降主要是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下降,而冠心病死亡是增加的。
对于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大幅增加,作者认为,除了人口增加和老龄化,医疗技术进步、寿命延长和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其中,外周动脉疾病增幅最大(268.7%),其次是房颤/房扑(184.9%)、冠心病(184.1%)、缺血性中风(83.8%)、主动脉瘤(72.4%)和心内膜炎(45.8%)。风湿性心脏病减少47.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结果显示,过去二十多年间,我国在控制心脑血管疾病负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年龄标化死亡率下降幅度达28.7%,但地区差异不断扩大是我国未来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面临的重要难题。
近日,JAMA心脏病学子刊在线发表1990-2016年我国大陆各省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心脑血管疾病负担研究结果。
2016年,中国有9400万心脑血管病患者,较1990年内翻了一倍。
2016年,缺血性卒中年龄标化的患病率为1534/10万,冠心病为1507/10万,外周动脉疾病为1441/10万,房颤为500/10万。
心血管病负担差异不断扩大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为该研究的并列第一作者单位。
时空分析结果显示,各类主要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患病率和疾病负担的空间分布模式存在显著差异:疾病负担与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相关,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疾病负担的水平相对较低;且近26年来,省际疾病负担差异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主要结果见图1和图2。
图1 2016年中国各省主要心脑血管疾病负担分布

图2 1990~2016年中国各省主要心脑血管病疾病负担变化情况
冠心病(137.7/10万)、缺血性中风(56.9/10万)和出血性中风(76.0/10万)为前三位的心血管病死亡原因。
该项研究中,作者基于我国现有的全国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数据库和已发表的文献数据,采用全球疾病负担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1990-2016年中国包括缺血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等10种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患病以及疾病负担(伤残调整寿命年)的地理分布和变化趋势。
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大幅下降
心血脑管病死亡和患病人数大幅增加
蒋雄京:介入治疗影响血流的肾动脉狭窄患者获益显著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蒋雄京、李彬等发表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显示,对于经严格筛选的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在规范药物治疗基础上行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可明显降低血压以及保护肾功能。杨进刚阜外2023-08-01 11:01:44
0001海南农垦三亚医院学者发现:普通人群血胆固醇越高跟腱越厚
部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因胆固醇在跟腱沉积致炎症反应后可导致跟腱增厚,那么对于普通人而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否与跟腱厚度有关?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林玲等进行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研究结果显示,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普通人群中,血清LDL-C水平越高,跟腱厚度越厚,血清LDL-C水平与跟腱厚度呈正相关。图1跟腱厚度平均值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杨进刚阜外2023-08-01 10:20:22
0001老人“碎片化”睡眠有危险
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问题也悄然而至,老年人多多少少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睡眠障碍,比如很难入睡,睡着了又很易醒,睡眠过程中会醒来多次。近期,《卒中》杂志发表研究称,老年人这种”碎片化“睡眠提示存在严重的脑动脉硬化和脑组织缺氧,甚至脑梗死。而这些因素会增加中风和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美研究称,孕妇要远离网络和手机,否则流产风险增加
一项最新的美国研究提示,常用WIFI和手机的孕妇,流产的风险会明显增加。研究者指出,这一结果说明,磁场非电离辐射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磁场非电离辐射的来源包括低频磁场(电力线、家电、变压器等)和高频磁场(无线网络、智能电表网络、手机基站、手机等无线设备)。走路时屁股疼,应警惕这种病!主髂动脉闭塞症中国专家共识
一个人如果臀肌或下肢活动后疼痛,有可能得了主髂动脉闭塞症.如果病情持续加重,则会引起慢性严重下肢缺血,影响生活质量不说,心梗、脑卒中及死亡的发生风险也会增加3倍,甚至还会危及生命。为了更好诊治这种疾病,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下肢动脉疾病学组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专家共识写作组联合发布了《主髂动脉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下载原文】杨进刚阜外2023-09-10 16:55:1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