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学者研究称(交界区脱垂近可采用这种术式,不但简单易学,而且有效)
研究连续入选缘对缘技术治疗二尖瓣交界区脱垂的 27 例,占同期109 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 27%。
来源:王今晓,潘世伟,孟红,等
随访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无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患者,二尖瓣关闭正常或微量反流 20 例(74.1%),少量反流 7 例(25.9%),未出现二尖瓣狭窄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单纯采用缘对缘技术进行二尖瓣成形,其中包括 1 例前交界区合并后交界区两处病变的患者,均放置“C”型二尖瓣成形环,平均大小为 29.8 mm。
研究者表示,该技术的优点是简单易学,只需要简单的将脱垂区瓣缘与对应的瓣缘对合,闭合该侧交界区,即可达到良好的成形效果;其次,该技术不切除瓣叶,确保瓣叶间的对合面积;而且该方法不破坏瓣叶组织,即使首次成形效果不佳,仍可拆除缝线,再次成形。
全组27 例患者无术后早期死亡,无因成形失败而选择二尖瓣置换,缘对缘二尖瓣成形成功率为100%。
同期行三尖瓣成形 16 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5例。

阜外医院潘世伟、王今晓等发表研究显示,对于交界区脱垂的患者,缘对缘二尖瓣成形术后及近中期结果满意,而且该术式简单易学。
术后随访(17±18)个月,随访时患者均存活,无因二尖瓣反流复发再次手术患者。
平均心肌阻断时间(65±20)min,体外循环时间(97±32)min。
有 1 例患者术中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综合征(SAM),术后药物保守治疗后,SAM 征消失,该患者为后交界区病变,术前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厚度为 13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46 mm、左心室射血分数为 71%。
术后早期(出院时)超声心动图显示,27例患者中,二尖瓣正常或微量反流 25 例(92.6%),少量反流 2 例(7.4%),无出现二尖瓣狭窄患者。
支架或搭桥术后1年仍有心绞痛,未增加死亡风险!SYNTAX研究
SYNTAX延长生存期研究的事后分析显示,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脉搭桥治疗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血管病变的患者,若1年后仍有心绞痛,这种情况与5年的再次血运重建独立相关,但其不会显著增加10年死亡率。术后1年,1428例患者中有373例(26.1%)存在残留心绞痛。南京鼓楼医院称,部分自体心脏移植术可治疗巨大左心房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宣煜龙、王东进在我刊发文报告,部分自体心脏移植术治疗巨大左心房患者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作者报告了7例接受风湿性心脏病部分自体心脏移植术的患者,患者均有巨大左心房,且术前都伴房颤,其中6例患者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术。护佑母婴健康,孕前应保持“生命八要素”!美国心脏协会声明
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0:45:44
0001脂肪肝的代谢新分型!Metabolism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俊钊、庄晓东、钟碧慧等研究
国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主要不良结局为心脑血管疾病,但目前基于肝脏病理以及以体重和糖尿病划分亚型均不能在疾病早期阶段很好地区分远期预后的风险差异。血清代谢物介导了MAFLD肝脏调节受损对全身代谢负担的影响以及参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因此,结合糖脂代谢异常的指标对MAFLD患者进行精细分类,为准确预测MAFLD患者不同并发症风险及后续干预重点具有重大意义。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3:20:07
0001广东学者称,超两成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体位性低血压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徐加加、谢志泉等发现,在广州居住的军队离退休老年(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中,22.2%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研究还显示,随着血压级别升高,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越高: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和高血压3级患者中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12.6%、23.3%和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