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布癌症预防建议:控烟是头等大事!任何饮酒都有害,减少医用放射
近期,美国癌症学会在肿瘤学顶级期刊上发布了癌症一级预防计划。

一级预防是个学术词语,实际上就是没有癌症的人,怎么去预防癌症。
该报告指出,很大部分癌症可以预防,很多危险因素可控。
报告指出,主要的癌症预防干预措施包括控烟、限酒、控制肥胖、健康饮食、运动、预防病原体感染、防晒、减少放射等,其中控烟是头等大事。
1、控烟:防癌“头等大事”
报告明确,烟草使用仍然是癌症和心血管病的首要原因。
1991年以来,美国癌症死亡率降低了26%,其中一半以上归因于吸烟率的下降。
报告指出,通过提高烟草税来控烟最有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税要占烟草价格的70%。
另外,无烟公共场所政策,能有效避免二手烟。
健康警示对于提高公众意识、传递烟草有害信息、减少青少年开始吸烟尤其有效。
报告强调:
戒烟对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益。
吸烟导致人均寿命缩短十年以上。
如果40岁以前戒烟,可以夺回9年寿命。
2、限酒:任何饮酒都有害
198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首次将酒精归为致癌物。
报告指出,过量饮酒对身体可造成多方面不良影响,至少与7种癌症有关。
大约40.9%的口腔/咽癌、23.2%的喉癌、21.6%的肝癌、21%的食管癌、12.8%的结直肠癌归因于饮酒。16.4%的乳腺癌归因于饮酒。
2018年最新报告表明,每天饮酒≥3份(1份含14 g酒精)可能增加胃癌风险。
美国癌症学会建议,每日饮酒量女性不能超过1份,男性不能超过2份。
证据表明,即便少量饮酒也会增加某些癌症发生风险,包括乳腺癌。
因此,为了预防癌症,不建议饮酒。
3、控制肥胖 健康饮食 运动:少吃加工肉类
肥胖很大程度上是能量摄入过多导致能量失衡的结果。
不健康饮食与肥胖关系最为密切,包括含糖饮料、快餐、西式饮食(高糖、肉多、高脂)。高膳食纤维饮食和地中海饮食则可减少肥胖。
久坐和喜欢看电视、电脑和手机等行为也会导致肥胖,步行等有氧运动则可预防肥胖。
健康饮食防癌策略
报告指出,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防癌物质,包括维生素、植物化学物质和膳食纤维。
加工肉类(如,热狗、培根、香肠、熟食肉)被列为致癌物质,主要是导致结直肠癌风险增加。
未加工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列为可能致癌物质,有限证据表明,其与结直肠癌有关。
每天每摄入100 g红肉或50 g加工肉,结直肠癌风险分别增加17%和18%。
因此,指南建议:
每天至少吃5份蔬菜和水果;
优先选择全谷物而不是精制谷物;
限制肉类和加工肉摄入。
运动防癌
美国2.9%的癌症与运动不足有关,运动不足对女性(4.4%)的影响远大于男性(1.5%)。
运动不足对子宫癌影响最大,占26.7%,其次是结直肠癌,占6.3%。
运动可降低结肠癌、乳腺癌(包括绝经前和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膀胱癌、胃癌、食管腺癌风险。
为了预防癌症,美国运动指南建议:
成年人每周至少应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
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如慢跑);
或等量的两种运动组合。
4、减少感染机会
目前,共11种病原体被IARC认定有致癌性,包括:
1种细菌:幽门螺旋杆菌;
7种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EB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3种寄生虫:泰国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埃及血吸虫。
报告指出,上述部分致癌病原体(如乙肝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感染。
同时应防止这些病原体感染传播,包括积极治疗感染、改善环境卫生、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献血和器官供体警惕筛查、提倡有责任的性行为、培训医务工作者处理体液等。
5、防晒:晒黑让皮肤癌风险增加
太阳紫外线辐射可导致皮肤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
另外,来自室内晒黑设备(室内日光浴床、晒身箱、太阳灯)的紫外线辐射也不容小觑。
Meta分析显示,10次晒黑设备暴露就可导致皮肤黑色素瘤风险增加34%。
因此,美国癌症学会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建议防止紫外线暴露,包括:
避免正午太阳直射;
适当使用防晒霜;
戴宽沿遮阳帽和太阳镜;
穿防晒衣;
避免用室内晒黑设备。
6、减少医用放射
IARC认为,所有的电离辐射都有致癌性。
2006年数据显示,48%的电离辐射来自于医疗设备(如CT),包括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暴露。
医用电离辐射与多种癌症相关,CT风险最大。
一名40岁的男士和女士接受单次CT冠脉造影后,其终生患癌风险大约分别为1/600和1/270,但头部CT的风险要小得多(分别为1/11 080和1/8100)。
老年人接受这些检查时风险偏低。
7、减少室内建筑材料放射
氡是一种有放射性的气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最主要来源。
美国环境保护机构建议,室内氡浓度≥4.0 pCi/L就超标。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会估计,美国3%~4%的肺癌死亡可通过减少室内氡暴露来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居住室内氡浓度应<2.7pCi/L。
来源:Susan M. Gapstur, et al. A blueprint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ncer: Targeting established,modifiable risk factor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8, 68(6): 446-470. /10.3322/caac.21496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吉大二院学者:心衰搭桥患者,术后血钾该补到5.0 mmol/L?
对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搭桥患者,即使手术顺顺利利,但术后血流动力学常会不稳定,电解质紊乱在术后管理至关重要,其中钾离子稳定又是重中之重。目前,术后普遍将钾离子维持在4.5mmol/L之上,4.5mmol/L这个节点最优吗?中国CDC研究称,严打这6种“过街老鼠”,可预防百万人过早死亡
没到70岁就死亡,即过早死亡,在中国人群还是个问题,而控制慢性病和其相关危险因素是关键一环。两年前,联合国发布的“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要求各国到2030年把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1/3。中国能否按既定目标达标?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2:02:08
0000SGLT2i很火,但尚无减少心血管死亡证据!美国心衰大咖的六个SGLT2i经验
近期,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风头正劲,可预防心衰及延缓心衰进展,已成为心衰核心用药。近期,领衔开展EMPEROR等里程碑式研究的美国贝勒心脏和血管研究所著名心衰专家MiltonPacker教授总结出SGLT2i治疗心衰的六大经验教训。1、SGLT2i的主要益处是预防心衰事件,尚无减少心血管死亡的证据。类风湿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再次血运重建风险高
近期发表于《Heart》上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PCI术后的靶病变血运重建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的风险分别增加48%和55%。本研究中,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无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PCI后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分别为33%与25%,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分别为39%与31%。研究者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靶血管血运重建风险明显高于男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