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糖尿病协会联合发表共识(应积极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
如果患者有明显慢性肾脏病变,使用二甲双胍则需调整剂量,然后再加用GLP-1受体激动剂。但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对此则需相当谨慎。
共识强调,优质的血糖管理能显著而持久地延缓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减少微血管病等并发症,使这些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获益。将HbA1c目标值设定为≤7%是合理的,在微血管病变方面获益可观(通常是10年左右)。应该在个体化的基础上设定治疗目标。
来源:Melanie J. Davies, et al. Management of hyperglycemia in Type 2 Diabetes, 2018. A consensus report by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ADA) and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 Diabetologia, 2018, Oct 5 [Epub ahead of print]
共识中的建议也不适用于单基因糖尿病,如儿童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多因HNF1A基因或GCK基因的变异等所致)、1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以及儿童糖尿病患者。
共识针对合并有ASCVD、慢性肾脏疾病、慢性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制定,不包括严重高血糖患者的处置。
2018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就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管理联合发表了共识。
共识强调,2型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理念就是防止并发症、积极改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干预如控制饮食、适度运动是2型糖尿病合并ASCVD患者的一线治疗。
共识更新了临床上治疗高血糖的一些新的方法,其中包括几种新的降糖药物,这些降糖药物能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主要心血管事件,能控制ASCVD的危险因素。
同时指出,积极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及心血管死亡的发生能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显著的获益。
在药物治疗方面,共识建议,二甲双胍是首选的治疗药物。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既往有ASCVD病史,或近期有ASCVD的证据,则建议尽早使用SGLT2抑制剂或 GLP-1受体激动剂等有明确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如果 HbA1c依然还高于目标值,还可以使用DPP-4 抑制剂。
此外,合并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肾功能足够好,可以使用SGLT2和GLP-1受体激动剂。
心衰患者应避免使用噻唑烷类药物,若有必要,可使用DDP-4抑制剂Gliptin,不建议使用Saxaglipitin,已有证据证明后者会增加心衰的发生。
蔡军等汇总178项研究近300万人资料:我国高血压控制率15年无改善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蔡军等汇总分析了全国30个省份的高血压流行病学数据发现,过去十几年,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没有显著变化,徘徊在30%左右。治疗率有所提高,但是控制率却未有相应的提高,仍较低。当前我国高血压的总患病率为28.9%,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5.3%和13.4%。图1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变化趋势杨进刚阜外2023-07-28 17:30:53
0000高危分叉病变应主动“出击”保护边支!JACC介入子刊发表阜外医院窦克非、徐波等CIT-RESOLVE研究
对于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主支血管植入支架后边支急性闭塞是严重介入并发症之一,并可导致严重的临床不良事件。但目前国际上仍倾向于推荐传统治疗策略(导丝保护,单支架,必要时双支架)。而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窦克非和徐波等在JACC子刊发表的CIT-RESOLVE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边支闭塞高风险分叉病变时,相对于传统治疗策略,主动边支保护策略可减少边支闭塞。杨进刚阜外2023-09-04 12:30:19
0001长期口服托伐普坦后换用呋塞米,要警惕反复低钠血症!【病例分析】
托伐普坦对顽固性水肿或低钠血症患者疗效显著,推荐用于常规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有低钠血症或有肾功能损害倾向的患者。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伴有低钠血症的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托伐普坦能有效改善低钠血症,其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往往轻微,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近期,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邓洁等报告的一例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口服托伐普坦后换用呋塞米,出现了反复的低钠血症。海军总医院李田昌研究称,北京93%高龄房颤支架术后患者仅接受双抗治疗
海军总医院李田昌、张博阳等在一项多中心研究中报告,在北京高龄(>75岁)房颤在支架置入术后主要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而三联治疗比例比较低。在467例高龄房颤支架术后患者中,使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的患者占到93.4%。仅4例患者使用氯吡格雷加华法林,17例(3.64%)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的三联抗栓方案。“生命简单七法”让人远离房颤
为什么有的人会得房颤,有的人却不会?AHA2016报道的数项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析。其中一项来自美国迈阿密的研究纳入了6500没有心脏病的人,研究者通过从生命简单七法(Life’sSimple7)中的7个方面,即戒烟、正常体重、积极参加体力活动、健康饮食、健康血脂、健康血压和健康血糖等进行了分析。杨进刚阜外2023-08-04 13:26:08
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