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九种食物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一般来说,身体吸收缓慢的食物和饮料是最好的,因为它们不会引起血糖的急剧升高和下降。
血糖指数(GI)测量特定食物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想要控制血糖水平的人应该选择低或中等GI评分的食物。也可以搭配低和高GI评分的食物,以确保膳食平衡。
下面是一些GI评分较低,有利于控制血糖的食物:
1 全麦面包
许多种类的面包富含碳水化合物,会迅速提高血糖水平。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吃这些面包。
然而,全麦面包的GI评分较低,为55分或更低。这些较少经过加工的全麦面包富含纤维,可减缓消化,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2 水果
除菠萝和甜瓜外,大多数水果的GI都在55分以下,这是因为大多数水果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纤维来平衡它们自然产生的糖,即果糖。
但是随着果实成熟,水果的GI评分增加。
果汁有很高的GI评分,因为果汁去除果皮纤维和种子。
一项2013年的大型研究发现,吃整个的水果,尤其是蓝莓、葡萄和苹果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降低。而喝果汁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3 红薯
土豆的GI评分很高,但红薯的GI评分很低,而且营养丰富。
一些研究表明,红薯的肉中含有比皮更多的纤维,整个红薯对糖尿病患者都是有益的。
动物研究发现,食用红薯可以降低糖尿病的一些标志物
虽然仍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红薯可以帮助稳定或降低人的血糖水平,但它们无疑是一种健康的营养丰富的食物。
建议用红薯或山药代替土豆做成各种各样的饭菜。
4 燕麦
燕麦的GI得分为55或更低,这使得它们不太可能引起血糖的波动太大。
燕麦中的β-葡聚糖可减少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反应,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帮助维持血糖平衡,降低血脂水平。
对16项研究的汇总分析发现,燕麦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血脂调节具有有益的影响。
5 坚果
坚果富含膳食纤维,GI得分在55以下。
坚果还含有高水平的植物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和其他营养成分如抗氧化剂、黄酮类化合物、矿物质等。
同样,吃坚果也要吃吃完整和未加工过的,有涂层或调味剂的坚果比普通坚果的GI评分更高。
6 豆类
豆类如豌豆、鹰嘴豆和扁豆,都具有非常低的GI评分。
2012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饮食中加入豆类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同样,要避免食用含有添加糖和淀粉的豆类产品,如糖浆、酱汁或腌渍食品。这些添加剂会显著提高GI评分。
7 大蒜
大蒜是治疗糖尿病的中药中的一个很常见的成分。
大蒜中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分泌来降低血糖。
在2013年的一项研究中,60例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在饭后12周每天两次单独服用二甲双胍或联合使用二甲双胍和大蒜。发现服用二甲双胍和大蒜的人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
因此,人们可以吃生吃大蒜或作为佐料炒菜时加用。
8 冷水鱼
冷水鱼没有GI评分,因为它们不含碳水化合物。冷水鱼是鱼的一个种类,主要是人们按照鱼类对于生活环境,尤其是水温的要求,高于20度水温就不能存活。
冷水鱼可以预防糖尿病。2014年的一项研究包括33704名受试者、随访5年的数据显示,每天吃75~100 mg的鳕鱼、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9 酸奶
普通酸奶一般是低GI评分的食物。未加糖的酸奶都有50或更少的GI评分。
每天吃纯酸奶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
一项大型的荟萃分析得出结论,酸奶可能是唯一降低患糖尿病风险的乳制品。
最好避免加糖或甜味剂的酸奶,希腊式酸奶更有益于健康。
来源:Medical news today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北大人民医院刘文玲: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误诊率达94.1%
有一种罕见的心肌病,叫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文玲教授指出,这种病的误诊率高达94.1%。多会被误诊为扩张型、肥厚型及限制型心肌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等。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先天性心肌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由于诊疗技术及认知程度的差异,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发病率在不同的报道中不尽相同,其年发病率为5/10000~24/10000。Hypertension一项研究称:钙拮抗剂和β阻滞剂增加心境障碍风险
有没有想过开心或不开心,或一部分是由于当天服用的降压药在悄悄影响着你?近期发表在Hypertension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会增加心境障碍风险,而ACEI/ARB却可降低这种风险,噻嗪类利尿剂则对人的情感“无动于衷”。这里的心境障碍包括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所谓的双相,就是抑郁和躁狂了,因此双相情感障碍就会表现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优化房颤治疗有4个环节!欧洲心脏杂志多项研究评述
我国35岁以上房颤患者超出487万例,中国心房颤动医疗质量控制报告显示,房颤治疗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如何管理好房颤,在其他国家也是个问题。近日,欧洲心脏杂志主编ThomasFLüscher结合最新一期该刊杂志发表的研究指出,优化房颤管理有4个环节:综合管理(包括抗凝管理)、控制血压、导管消融和左心耳封堵。1、综合管理可延长房颤患者寿命杨进刚阜外2023-09-08 14:02:51
0000China-PEACE研究:东部农村医院心梗再灌注率提高,2011年1/4患者行介入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蒋立新、李静等在本刊发表China-PEACE亚组研究结果,过去十年间,我国东部农村STEMI患者就诊越来越及时。2001年~2011年,发病到入院的中位时间缩短了1/3,2011年为8h,明显短于全国平均水平1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