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刊文称,14年来房颤试验层出不穷,指南中A级证据产生寥寥
JAMA杂志刊登文章,指出,从2001年到2014年尽管每年发表房颤的随机试验数量大幅增加,但在AHA/ACC房颤指南中,仅有8.8%为A级证据。
作者认为,这些研究可能是规模不够大,或方法学不严谨,没有产生A级证据。

图 14年来,房颤文章和随机试验数量
文章还指出,室率控制的证据有限。在2014年指南中,没有室率控制的A级证据,强调了房颤患者室率控制的不确定性。尽管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然不清楚严格的室率控制是否对某些患者群体有益。
值得注意的是,可能是由于研究和治疗房颤具有挑战性,房颤指南落后于心力衰竭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指南推荐,这两种指南中I类和A级推荐中的比例要高得多。
来源:Adam S. Barnett, et al. Quality of Evidence Underlying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Heart Rhythm Society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JAMA Cardiol. 2017, 2(3): 319-323.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0001
相关推荐
印度研究称,医生比普通人少活13年,中国医生也要警惕
近日一项印度医生协会(IMA)进行的研究让医生们心凉了一把:医生比普通人要短寿13年,平均寿命仅59岁。研究发现,多数早逝者死于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病,45-65岁最容易出现问题。而一过65岁,医生们多会活得久些。中国医生怎么样?看看下边2016年中国医师协会在大城市三甲医院调查的结果,与印度医生相比,情况或会更糟糕。2016年中国医师协会在大城市三甲医院调查的医生工作状态杨进刚阜外2023-08-19 04:39:22
0000豆制品对人人都有心脏保护作用?且慢,你体内得能产生一种叫马雌酚的物质……
研究表明,从豆制品中获得的大豆异黄酮有利于心脏健康。照理说,常吃豆制品就有这种好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近期,美国研究人员称,吃豆制品后体内能产生一种叫马雌酚的人才有心脏获益。这种叫马雌酚的物质是由一些有益的肠道细菌在代谢大豆异黄酮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血管病和代谢疾病的基石!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发布
杨进刚阜外2023-09-02 15:37:25
0000老人吸烟被劝后猝死,可谓no zuo no die,但也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之前“nozuonodie”曾跻身2013年微博十大网络流行语,还被录入美国在线俚语词典UrbanDictionary,刚听到这个流行语时自己还不太了解。不过,近期一件事,我突然觉得这句话太妙了!这就是一名医生在电梯里劝一名老汉不要抽烟,引发争执,结果老人情绪激动,心脏病发作离世。远端缺血预适应,有助药物球囊使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研究
药物涂层球囊以介入无置入的优点,近年来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药物涂层球囊释放时,药物传递效率为时间依赖性,短时间的扩张可能会导致药物作用不充分,而长时间扩张球囊,会导致该病变血管供应的心肌较长时间缺血、缺氧,患者除了会出现难以耐受的心绞痛,术中也会出现血压下降、心律失常。